全會提出,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
國家安全委員會是此次全會宣告成立的兩大新部門之一,也是最大的亮點。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國家安全的戰略思路逐步顯現。公報將該內容放在“創新社會治理”的段落里,也意味著這是一個在“大安全”背景下誕生的機構。
背景“大安全”環境下誕生
國防大學教授公方彬表示,國家安全委員會是在現有體制基礎上,安全領域出現新情況、新問題下應運而生的。
公方彬介紹,從狹義上講,“安全”是指傳統安全,也就是中國應對外部威脅、外敵入侵時的國防安全。與傳統安全相對應的是“非傳統安全”,非傳統安全涉及經濟安全、金融安全、生態環境安全、恐怖主義等。
相比,傳統安全概念相對單純,非傳統安全的內涵則不斷擴展。“這是一種大安全。”公方彬說。“在安全領域空間變化和拓展的情況下,國家安全委員會可以更好地統籌維護國家安全。”
負責人應由國家最高領導人擔任
至于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人員構成,幾位專家都認為和“國家安全”這個概念的確相關。他們認為傳統安全的概念遠遠不夠,“國家安全”應該包括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
考慮到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職能,外交部、財政部、國防部都應該被吸納,安全涉及對外關系、財政支持、國家武裝力量、戰前動員等。國防大學教授李大光分析,安全、警察、情報、經貿部門也應該納入。
按照其重要性,委員會的最高負責人應由國家最高領導人擔任。李大光也同意這種觀點。
特點統籌協調決策權威
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成立也預示著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國家安全的戰略思路逐步顯現。
一位要求匿名的中國戰略軍事專家對記者表示,“統籌”“協調”“高效”“快速”是剛剛成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特點。“統籌”也是公方彬對國家安全委員會特點的描述,有利于統一領導。
公方彬進一步分析,國家安全委員會屬于頂層設計的一部分,用來統籌規劃一些問題。
另一位軍事專家說,該委員會的成立有利于加強協調,權威決策,提高效率,快速解決問題。
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成立有利于最高層統一國家意志、完成重大決策,也能使得各個部門步調一致,更有效力。
形式不是一個實體部門
在提及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時候,接受法晚采訪的專家無一例外都提及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
專家認為,中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有可能會借鑒美國的一些有益經驗,但不會照抄照搬,而是形成有中國特色的模式。
對于中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公方彬認為,這應該不是一個實體部門,而是一個統籌規劃部門。無論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職能和定位如何,有兩個基本點都是不會變的,一個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一個是更好地維護國家安全穩定發展。
□解讀
可提高國家安全協調層級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伴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國家安全問題呈現與之前不一樣的局面,國家安全問題更加復雜,需要國家多個部門共同協作,有效保護國家安全。所以在原有國家安全機制上,我們要建立新的應對機制。設立這個委員會,能夠更加有效整合各個部門的力量,更加有力地進行協調,協調的層級更高。這將有利于國家安全工作的整體規劃,統一協調行動,集中力量。
可為外交決策做保證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這次決定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是中國國安體制機制的一個重大舉措,而且是一個創新性的舉措,也標志著中國的外交將進一步發力。它的作用有兩點非常重要,一是要提升或是提高這個決策的效率,現在的中國外交可以說是千頭萬緒,但要有一個好的協調機制,這個國家安全委員會就將承擔這樣一個作用。第二,現在我們的決策機制中,特別需要有這么一個中間環節,這個環節可以減少條條框框。通過這樣一個國安體制的設立,可以把我們決策的效率最大化,以應對更加復雜的外交。
將統籌安排維護國家安全
軍事專家宋忠平:將來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重大問題會通過國家安全委員會來議事討論,這實際上是我國高層的一個議事機構。以前只是國家安全領導小組,現在通過委員會的方式把它固定下來,今后凡是涉及國家的重大安全都要通過國家安全委員會來設定。中國面臨的國家安全和國際安全形勢越來越復雜,我們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由它來統籌安排今后如何維護國家安全、海疆安全,這是一個對外展現國家安全的概念。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