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新華
海都閩南網訊 高檔白酒近年來漲幅之大、利潤之高,也許只有房地產業堪與之媲美。一瓶普通的53度飛天茅臺,三四年前尚不過五六百元,如今市場價竟高達2000元左右;五糧液、國窖1573等高檔白酒也聞風而動,身價日增。業內專家認為,高檔白酒敢肆無忌憚地漲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公款消費致使市場對價格不敏感,只有嚴控公款吃喝風,才能真正防止高檔白酒亂漲價。
一項針對四川瀘州、宜賓和貴州遵義三地高端白酒產業發展的課題組報告顯示,高端白酒所占比重不到整個白酒銷量的1%,銷售額卻占20%左右。目前,國內高端白酒的年銷量超過3萬千升,其中七成市場份額為四川五糧液和貴州茅臺等所占領。
“這些酒,買的人不喝,喝的人不買。”北京城南一家名酒賣場的銷售人員說,買高檔白酒的主要是機關、國企等團體客戶,他們對白酒價格不敏感,賣多少錢都一樣會買。
安徽中部某縣政府機關從事接待工作的人員透露,這幾年該縣接待經費從過去的幾十萬元增加到現在的數百萬元。“有的領導把喝什么酒看成是對自己的重視程度。茅臺等高檔酒我們每年會專門購買,以備重要接待使用,這也是這幾年接待費用不斷攀升的重要原因。”
北京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王文章認為,白酒企業對產品有自由定價權,但政府可以采取多種措施理順高檔白酒價格,“政府不能管產品定價,但可以影響市場需求;不能控制普通消費者的需求,但可以管公務消費。既然政府可以限定公車采購價格不得超過18萬元,為什么不能給公務接待用酒設定一個上限,比如500元呢?”
業內專家建議,在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的同時,針對高檔白酒的暴利,政府還可以考慮出臺“暴利稅”,促使廠家合理定價;此外,還應進一步規范高檔白酒流通市場,防止商家層層加碼、惡意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