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網友曝光河南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教授王浩斌的論文發表目錄。網帖目錄顯示,王浩斌3年中共發表各類論文273篇。因論文高產,王浩斌被網友奉為“學術超人”。
前日,記者致電王本人。據其解釋,其發表的文章中超過四分之三為政治宣傳性的文章,比如對十六大文件的解讀等,“這些文章和學術是有一定距離的”。
3年發表論文273篇
“閑來無事上網搜搜,發現一個超級牛人,不完全整理,三年發了273篇學術論文。”近期,天涯網友“枉教學術”在論壇上發了一個帖子,稱河南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王浩斌不到3年時間就發論文270余篇,“簡直是超人”。
“枉教學術”還羅列273篇論文的目錄,包括作者、單位、刊名、年期、題名。其中,發表于2009年的有123篇,2010年的有105篇。記者看到,除了少數幾篇與他人共同署名外,大部分論文由王浩斌個人單獨署名。論文大多發表在各地大學的學報上,如《燕山大學學報》《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等,發表期刊遍布全國各地。
記者翻閱其發表的論文發現,多數論文的主題與馬克思主義研究相關,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學科基礎及建設路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外生性動力機制的精神實質》等。記者同時注意到,在這273篇論文目錄中,部分文章雖然發表的時間和期刊不同,但標題是一樣的。
多數文章引用數為0
前日下午,記者選擇了多篇論文的題目,在網絡輸入相關信息,均在知網、維普網等網絡數據庫中找到了對應信息。記者隨后又在期刊網上以“王浩斌”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其在近3年內的確集中發表了大量論文。其中僅2010年10月,他就發表了11篇;2010年3月,他竟然發表了19篇。期刊網上顯示,大多數文章的被引用頻次為0,被下載次數也不多。
該帖在一些論壇上出現后,引起了部分網友的關注。一名網友評論說:“不到三年的時間寫出200多篇論文,就算不眠不休平均三四天就要寫出一篇。這樣的研究是否足夠深入?發表出來的文章是不是真的有學術價值?”
3/4文章不是學術論文
據某課題項目的頁面介紹,王浩斌是湖南雙峰縣人,法學博士,河南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教授,主要從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
前日晚間,記者就網友的質疑采訪了王浩斌本人。其回應稱,自己四分之三以上的文章都屬于政治宣傳性的文章,包括對黨的政治的解讀,對黨的精神的宣傳等,“這些文章嚴格來說都與學術有一定距離”。
他進一步解釋說,比如在《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上發表的《加強黨的意識形態工作應把握的基本原則》這篇文章,就是對黨的政治進行的解讀和分析宣傳,“這一類的文章前幾年都不作為學術成果,評職稱什么的都不予采用的,近幾年才將這類文章納入了學術管理”。
記者提出,希望其能舉例所發表文章中哪些屬于“學術論文”,哪些歸于此“四分之三”時,王教授拒絕了這個提議。據《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