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價值:《龍之戰(zhàn)》人物個性感染力強 戰(zhàn)爭壯烈場面震撼
戰(zhàn)爭動作電影《龍之戰(zhàn)》前后歷時3年時間籌備,將于今年8月4日暑期檔重磅登陸內地院線。《龍之戰(zhàn)》改編自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著名的“鎮(zhèn)南關大捷”戰(zhàn)役:老將馮子材在軍備差距懸殊的不利情況下,憑借過人的膽識和謀略頑強抗敵、大敗法軍,打贏了一場“不可能勝利”的戰(zhàn)爭,從根本上扭轉了中法戰(zhàn)局,為我國近代反侵略史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日前,《龍之戰(zhàn)》在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電影頻道傳媒關注單元”進行了特別展映,得到專家、傳媒、觀眾的一致認可,并被評委會授予最受傳媒關注男主角、以及組委會特別榮譽。今日的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再次從藝術創(chuàng)作的角度給予了該片高度評價。作為《龍之戰(zhàn)》的男主角,“老戲骨”劉佩琦的表現(xiàn)更是得到了專家們的好評點贊,稱贊他將馮子材能屈能伸的悲壯與強悍融為一體,表演精準到位。
原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影視文學教研室主任譚曉明指出,劉佩琦充分刻畫出了馮子材的勇敢與智慧,角色個性有著極強的感染力;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教授認為:“《龍之戰(zhàn)》將馮子材放置在一個年老、國力衰弱、面對強敵卻少兵缺將的悲情世界中,因而賦予了人物更加豐富的創(chuàng)作條件和更加寬廣的創(chuàng)作空間,劉佩琦憑借這個角色獲得的榮譽與肯定,實至名歸!”
《當代電影》雜志社社長皇甫宜川則特別注意到了《龍之戰(zhàn)》表現(xiàn)出的成熟敘事能力,認為影片和此前在市場中大獲成功的《湄公河行動》、《智取威虎山》等主旋律影片有著相同的大片特征:“例如片中女蛙一戰(zhàn)的壯烈場面,過往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戰(zhàn)爭影像表達,視覺相當震撼,給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