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場太大 導演見明星都很難
最讓導演們煩心的,是與演員的溝通渠道被堵住了。陸川說道:“當下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在于,導演的行業地位直線下降,你想找一個年輕演員聊聊、說說戲?沒戲。”馮小剛則補充道:“以前我找個小酒館,坐下就能跟劉燁聊戲,吳彥祖、周潤發說見也能見。現在一個20出頭的明星,去哪都能帶15個人,從經紀人、助理到攝影師和化妝團隊。你想見見他?4個經紀人出來攔著不讓見。”
不過馮小剛點名表揚了黃軒:“他本來可以帶很多助理來劇組,但就帶了一個。吃飯的時候,助理給搬個凳子來,他也推開了就跟大家一起。”
試戲更讓導演們覺得奢侈,馮小剛更直言:“如果你找演員說要試戲,他會覺得你是不是腦袋出問題了,覺得自己受到了冒犯。”
只講流量 實力演員遭受擠壓
“突然一瞬間中國任何一個戲消滅了老年人、消滅了中年人、消滅了所有長得不好看的人,中國全變成了一批長得特別漂亮、特別像的孩子們,他們是醫生、他們是律師、他們是警察。”流量演員占領了大銀幕,千篇一律的面孔讓導演們覺得別扭。
徐崢還提到,“更嚴重的問題是,電影學院甄選演員的標準和市場選擇演員的標準存在脫節。你看學校里演小品的,戲都挺好,但他們沒流量,投資人就不要。”
結果,反倒是好演員遭到了擠壓,“愿意給時間,但沒人找他們,片酬也少得可憐”。馮小剛就以張嘉譯舉例說:“他是個好演員,但我聽說因為他的流量不高,錯失了不少項目。”(記者萬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