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磊說,生在制片廠大院,好處就是看電影不花錢。當年自己看了特別多的陳佩斯導演的作品。還有夏鋼導演的《遭遇激情》《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也很喜歡《頑主》,覺得梁天特別搞笑。還回憶起和全家人去看《陽光燦爛的日子》足本的趣事,雖然自己喜歡,但家人嚴禁他去看第二遍。而另一位導演相國強則回憶自己當年看了不少諸如《大決戰》《南征北戰》之類的戰爭片。他說,自己直到看過周星馳的電影,才突然被打動,發覺電影竟然可以拍的如此自由。
90年代的觀影經歷也成為了兩位導演自己的創作素材。《八月》本身就與電影制片廠的生活有關。而在最終定名之前,這部電影其實一直叫做《曇花》。張大磊導演說,自己小時候家里有一盆曇花,自己還有和它開花時的合影。自己在一個午后想寫劇本的時候,突然想到了這張照片。
沙丹在看過電影后,捕捉到了電影里一個一直存在的背景:電影體制改革。他問張大磊導演自己當年有沒有感受?張大磊說:“有。94年,院子里人突然多了,過了一段時間又突然少了。不少人去歌舞廳調音,去刻廣告字。自己當年很少看到大人感傷,但是那幾年經常能看到這樣感傷的情節。”
電影《八月》由張大磊導演,入圍了2016年金馬獎6項大獎,并最終獲得最佳影片和最佳新演員兩項。而該片主演孔維一更是成為最佳新演員一獎的最年輕獲得者。《八月》將于3月24日全國公映。(文/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