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拿起只有指頭大小的256G TF(microSD)卡的時候,沒有人會想到如此微小之物到了今天竟可以蘊藏巨大存儲量。科技的發展從來沒有停止過腳步,移動存儲從最初的追求極快的傳輸速度到今天的追求超大容量,都標示著人們在移動存儲生活方面已經有著越來越高的需求。
不過事情發展總不是那么順利,移動存儲最大的智能設備竟然在這兩年間也能達到自身最大256G的容量。如此說來,移動存儲的發展似乎受到了障礙,它們會不再成為必要了嗎?今后的發展方向又會如何?我們一起來討論下。
不說不知道:手機256G容量真的有必要
很多人都在質疑:手機要上256G容量?!完全就是廠商賺錢的借口!
時代早已不一樣。高清攝影攝像的需求越來越大。從去年iPhone 6s/6s Plus開始,追加的LivePhotos動態照片拍攝功能,拍一張就已經是5MB-6MB容量大小(靜態圖片 動態視頻),比以前光拍攝的靜態照片大得多。并且也同樣是從iPhone 6s/6s Plus開始,蘋果手機正式加入4K視頻拍攝,盡管只得30幀率的規格,然而每分鐘產生375MB的容量,半小時就足以撐爆16GB版本的iPhone 6s。極致高清視頻和新奇的照片玩法,成為了手機容量必須擴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手機APP容量占用越來越多。幾乎沒有人知道為什么一些APP即使清空了緩存依然會占有巨大的容量。筆者猜測這可能是跟你的社交圈子有關,你的好友越多,QQ群越多,容量就會越大。所以即使是大家最熟悉的騰訊QQ,一年時間處理的話,估計堆積緩存文件過10G容量都不出奇。iOS都已經如此了,android就更不用想了。所以手機存儲空間越來越大,最大原因還是這些后臺數據優化能力為零的APP造成的。用戶有多無奈可想而知。
當年8GB版本的iPhone4S
出于這一點考慮,以蘋果為代表的不可擴容手機廠商,就相對良心地為蘋果手機在最低16GB的基礎上擴充到32GB,iPhone 6s/6s Plus和iPhone 7/7 Plus均是如此。不知道此刻還有記得當年蘋果為iPhone 4S推出一個8GB“真?乞丐”版本,真心疼那批購買了該版本的同學。目前的手機都已經大部分提供多種容量版本選擇,256G噱頭也好剛需也罷,它都在反映一個時代的發展需要——即使你用不著256G容量的手機,你也不得不承認有更加多的人喜歡在手機里同時存有海量高清視頻、APPs、生活照片或無損音樂等文件。
手機閃存高度一體化 未來還需要TF卡嗎
這幾年提到手機外觀,所有人印象基本上都是一個樣——一個可觸摸大屏幕,下方或許有一個home鍵。沒了,真沒了。手機追求的是更輕更薄,于是手機內部元件的使用率最大化是廠商們一直努力的方向。這些年手機的發展大家有目共睹,盡管筆者不太明白手機要太薄(甚至要取消3.5mm耳機接口)有何意義,但事實擺在眼前咱們也只能從了。而當手機內部硬要再塞一塊閃存在其中,從256G增大到512G,就會嚴重破壞更輕薄的理念。
筆者覺得,關于手機存儲容量上的發展,多少有點畸形傾向。遙想十年前,一款手機僅有幾MB內存,連一首128kbps的歌曲都裝不下,人們多么渴望有一天手機可以任由自己發揮,要裝多少圖片音樂視頻就裝多少。后來手機真的可以插TF卡(microSD卡)可以任性擴容的時候,廠商又想著手機如果繼續使用插卡設計發展就會永遠都無法做到更輕更薄,于是手機通過插卡擴容的設計就被砍掉了。
插TF卡擴大手機容量令移動生活更輕松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三星由于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手機制造廠商,在賣手機的同時也有自己的半導體產業,如何才能讓手機賣得好,存儲卡也賣得好呢?沒錯,就是再次沿用插TF卡擴容的設計。什么更輕更薄就無所謂了。蓋樂世云存儲的正式關閉也進一步推動大家使用實體存儲比較實際。
云存儲關閉乃是大環境所趨
很多人在使用插卡的安卓手機之后,都發現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卡頓、變慢。最主要原因其實是TF卡本身品牌的不同價格的品質與兼容性都有差異,不通品牌的手機裝上去之后所呈現的“反應”也是大家料想不到的。即使卡頓再怎么明顯,反饋給手機廠商的話它同樣可以把責任推卸到存儲卡身上來。賣家累,買家更累。
機智如蘋果手機則采用NAND FLASH內置閃存來解決這一問題。沒有使用存儲卡擴展容量設計的手機,也相繼地采用eMMC封裝內存的方法來保證兼容性的最大提升。總的來說,TF卡擴展是在一個時代興起之后,又慢慢地遭到“封殺”。手機大容量盡管是大勢所趨,然而手機自己能獨立封裝內存,已經不再依賴TF卡擴展了。
即使如今出貨量有所下降,但TF卡憑借容量高、速度快和體積小巧的優勢,在未來移動存儲市場里依然會有一席之地。TF卡的應用場景不局限于手機平板,至少有車一族的行車記錄儀需要使用TF卡,至少近兩年特別火爆的無人機,它航拍視頻的時候就是需要TF卡。只不過基于手機本身擁有“恐怖市場需求量”的屬性,當手機自身已達到高容量需求的前提下,TF卡的需求量必將會一年比一年低。
SD卡高端化發展?嚇得硬盤都怕了
TF卡需求量相對下滑之后,那么它的同門大哥SD卡生存狀況又是否樂觀呢?九成數碼相機使用SD卡,按道理SD卡的前景是跟數碼相機直接掛鉤。可是我們目前看到的情況是,數碼相機的整體出貨量比往年同比下降不少,SD卡的需求量自然而然也跟著減少了。
即使現在數碼相機都喜歡使用“雙卡設計”,以進一步在原來的基礎上兩倍拓寬SD卡的市場銷路。可惜的是,“雙卡”似乎并不是十分討好專業攝影師。它頂多是一個備份選項,并不是必要的。
數碼相機雙卡設計帶動起SD卡的銷量
雙SD卡設計似乎更適合“備份”之用
消費級SD卡以目前的適用性狀況來看,能勝任高碼率的4K視頻拍攝的,各個廠商的90MB/s或以上寫入速度的產品普遍已經完成生產以及鋪貨需求。但不管是高讀寫速度的SD還是主打入門性能的SD卡,它們基本上都在朝“拼性價比”的方向發展。同類型速度的SD卡比的就是誰家量足價廉,對于存儲廠商來說薄利多銷是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閃迪已經推出驚人的1TB容量SD卡
數碼相機目前兼容性方面最強的依然是SD卡,全球性的需求量還是會很大,廠商們大可不必擔心。但對SD卡本身來說,容量已經能突破極限到了1TB,估計未來上更大容量也是毫無怨念的。4K視頻8K視頻也好,虛擬現實視頻也罷,雖然有這樣的展示技術但要普及的話仍然需要好幾年時間。要差異化發展,看來存儲廠商們得抓住機遇,在大容量高速度的基礎上“爭取”到最大的價格妥協,才會在未來占領市場。相對冷門一些的CF卡以及XQD卡都是專業領域上的產品,屬于非大眾化產品,估計未來不會有特別大的市場表現。
U盤和移動硬盤:大肆取笑云盤
今年移動存儲界最為動蕩的事情要數云盤的隕落。想當年云盤剛推出的時候,有業界人士就預言免費云服務的全面鋪墊,終將把本體實體移動存儲設備趕盡殺絕。很多人都不相信,云盤服務商愿意砸錢,用戶愿意使用,何不樂哉?自今年掃黃打非行動以來,除了國外網盤以及百度云之外,目前幾乎免費網盤全滅的狀態。
網盤隊伍在2016年幾近全滅
免費的個人云服務已然不再,大家的目光再次轉投到本地實體存儲上面來。目前本地實體移動存儲中,使用U盤來作為數據轉移最日常使用的設備的用戶還是最多。便宜量足速度快,最關鍵還是極為小巧輕便,所以U盤在未來的發展里可以說毫無障礙,云盤的終結也進一步擴大了它的使用范圍。而且我們看到U盤的外觀造型多元化,DIY自行組成的可玩性以及成品的優質服務,這些都足以成為它生存下去的理由。速度比不上硬盤根本不會成為它發展的瓶頸因素。
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宇瞻AH650
雖然很多人會覺得手機的無線傳輸一定能取代U盤,但筆者認為終究兩者在使用便攜性以及安全性上存在較大差異,尤其是在商務的定位上。U盤也許不再是你十年前認識的U盤,指紋安全識別、Tpye-C/A雙接口輸出、USB 3.1高速傳輸協議甚至OTG功能等,都是它生存的資本。
U盤和移動硬盤是消費移動存儲市場主力產品
移動硬盤未來的路同樣也因應云盤的隕落而前途大好。移動硬盤主要表現形式有移動機械硬盤和移動固態硬盤,前者主打消費市場,速度不慢勝在便宜,后者主打專業化領域市場,速度極快價格也極貴。
移動機械硬盤由于受制于“機械硬盤”本身的物理特性,速度平平還容易受外界干擾,因而它的發展空間遠不如移動固態硬盤大。于是往后移動機械硬盤很可能以“無線傳輸”的形式繼續活躍在市場上,廠商們還是更愿意把精力研發投放在前途無可限量的移動固態硬盤身上。
總結:
實話說,手機的發展越發強大,在連鎖反應之下TF卡與SD卡都雙雙受到威脅,數碼相機苦不堪言之外,現在存儲卡也表示給跪了。縱觀移動存儲產品在今年里的表現,消費級存儲卡系列包括TF卡和SD卡的銷量可能會在未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之外,隨著云盤的消亡,U盤和移動硬盤都將會得到需求量上升的市場趨勢。而對于這幾個類型的移動存儲主打產品,它們都有著自己的獨特發展優勢,至少在未來一年里不會呈現較大幅度的下滑。
移動存儲行業的發展還真的要看手機的臉色,時代已經不一樣了,存儲界的巨頭再也不能像十年前那樣輕松坐擁存儲行業的江山。所幸的是,三星、閃迪、東芝實力皆是非凡,說不定未來我們很快就能看到讓我們驚艷的全新移動存儲產品來。我們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