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火旺
中醫用“火”來形容身體內的某些熱性癥狀,上火的程度較“熱氣”還重。一般所說的上火,也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后出現的內熱癥。中醫認為“火”的病理可分虛實兩大類,常見的上火癥狀有心火和肝火兩種。
肝火旺在中醫中稱肝燥火旺,是屬人體內臟氣血調節出了問題,并不是很嚴重的疾病。但也必須看醫生進行藥物治療。肝提供人體造血功能,是人體主要血臟之一,肝造血是根據人體吸收營養和精神而調節產生功能的,一旦人體營養供不應求而精神又出現紊亂就會抑制肝造血,血里也含有水份,血不暢,氣不順時,人體其它器官就會以缺血而降低自身功能,嚴重地會引發肝自身病變和其它器官病變。不嚴重時,會出現皮膚干裂,口舌生瘡,心煩肺熱等。因此,肝火上升不要吊以輕心,要及時調節營養,去火養肝。平時有人在與人爭執時大發雷霆,所以也比作大動肝火,肝火旺。發脾氣也傷肝的,因此,無論遇上什么事不要發火生氣,以免傷肝。
肝火旺的癥狀表現
1、一般情況下,如果肝火旺會對致身體上部有熱,或上沖性特點,表現為頭暈、面目紅赤、紅潮難退、易暴怒、口干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干、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更甚者會暈厥、嘔血等;
2、肝火旺可導致月經失常,這是因為肝火旺而引起婦女月經紊亂,表現為經血量減少、經期延遲或者閉經等;
3、肝火旺會導致失眠,這多是因為思慮過度、惱怒損肝等造成;是指肝火侵擾所致的失眠,多由惱怒傷肝、思慮過度等引起。肝藏魂,肝火旺則魂不守舍,夜臥不寧,易驚。
4、肝火旺還可以導致孕婦惡阻,孕婦懷孕期間,肝火旺可表現為惡食挑食、眩暈口苦、嘔吐苦水等。
5、肝火上炎:是指肝火旺導致的上部有熱象或上沖性癥狀特點,如頭暈、面紅、目赤、口苦、易怒,甚至發狂、暈厥、嘔血等。
6、肝火旺致惡阻:是惡阻證型之一,多由婦女孕后肝火旺,肝火挾沖脈之火上沖引起,癥見嘔吐苦水、惡食擇食、眩暈口苦等。治以清肝和胃、降逆止嘔,可用加味溫膽湯。
肝火旺怎么調理?
首先,要注意自我調節情緒。
情緒與肝火旺的關系極為密切,不良的情緒刺激會導致肝臟損害,而肝臟損害又會加重情緒失衡。所以要想從根本上改善肝火旺的情況,必須學會自主調節情緒,用寬容、平和的心態對待周遭的人和事,積極應對人生逆境困苦。
其次,要形成良好的生活起居習慣,做到睡夠,且睡好。
有人以為只要睡足8小時就夠了,其實更重要的是睡眠時間和質量。中醫認為,晚間11點到次日凌晨1點為肝臟工作的時間,如果這個時間不睡覺,就會使其工作負荷過大,久而久之,損害肝臟,引起肝火旺的癥狀。
最后,要飲食得當。
適當多吃蛋、奶、雞、鴨、魚、蝦及精肉等蛋白類食物,并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與水果;飲料則應以各種新鮮果汁為好,酸奶、玉米汁等也對肝臟有益,而各種酒類應盡量少喝或不喝。
專家提醒,由于肝火旺導致的情緒煩躁和失眠等癥狀,千萬不可以擅自服用藥物進行治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如果肝火旺的癥狀嚴重,很難通過自我調理得到緩解的話,那就需要尋求醫生的幫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