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30日訊 今天,一個家長說起這樣一件事:關于她讓兒子謙讓的。
她帶兒子出去玩,兒子與別的孩子爭東西,剛好那個孩子比她的兒子小,所以她說:“你要讓給他,因為他比你小,大的要讓小的。”她兒子只好讓了。后來有一次,有個比她兒子大的孩子來她家玩,孩子又爭東西,她又對兒子說:“你要讓他。”她兒子反駁道:“你不是說大的要讓小的嗎?他比我大應該讓我。”她媽媽又說:“他來我家,你是主人,主人應該讓客人。”又一次,她和兒子去一個孩子比較大的家玩,孩子又爭東西,這個媽媽又過去對兒子說:“你要讓給他才乖。”兒子說:“他比我大,大的應該讓小的,何況在他家,主人也應該讓客人呀!”媽媽啞口無言,只好強硬地說:“不管怎么說,你應該讓他!”
看看,這個媽媽這樣不講理。
這個媽媽說完問我應該怎么辦,如何教孩子謙讓。
我說:“孩子要學會分享,他們要自己去體驗,成人在第一時間不必過早介入,可以先讓他們自己處理,只要他們不打架,偶爾爭一下沒什么不好,讓他們去體驗爭東西的感受,如果他們出現打架時就要介入,介入不應該只要求一方讓給另一方,而應該是輪流玩,不管小的先玩還是大的先玩,其實都無所謂,只要他們接受即可。”
我想,孩子有他們自己的游戲規則,不一定需要大人強勢介入。即使孩子來告狀,你首先要表示的,也應是對孩子的理解,比如你可以說,“他搶了你的玩具所以你現在很傷心,是嗎?”當孩子被理解后,心情就會好很多,而不一定會要把對方的玩具搶過來。如果他堅持要,就要把兩個孩子都叫過來,平等協商。不要因為一個孩子是自己的,所以就覺得應該讓給對方,這樣是不公平的。如果像這個媽媽這樣,每次都要求自己的兒子讓給別人,長此下來,孩子會積累很多的委屈,總有一天會反抗的,而且,這樣教育不僅不能教出謙讓的孩子,反而會教出霸道的孩子。因為他覺得他以前謙讓太多了,現在就要霸道才扯平。
其實,要教孩子學會謙讓,更關鍵的是爸爸媽媽首先要謙讓,先對孩子謙讓,比如說看電視,你先做個謙讓的榜樣。不過,不要每次都退讓;另外,對別人,你要謙讓,孩子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然后模仿你謙讓別人。
開欄語:孩子是未來,是一個家庭的中心,是父母的重中之重。在如何教育好孩子方面,每個家庭看法不同、做法各異,但出發點是一樣的。讓孩子健康成長,成為一個有愛心、懂禮貌、愛學習、講道理、各方面都優秀的人才,是每個家長的心愿。那么,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各方面的習慣是養成的,爸爸媽媽又有何妙方塑成孩子的品性?
我們開設這樣的欄目,就是期待家長們將自己的教子心得與我們分享,與孩子一同成長,記錄下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個難忘的瞬間。投稿地址:66940097@。(陳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