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統計數據顯示,自然懷孕雙胎的概率約為1/90,三胞胎的概率約1/8000,而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出現后,雙胎的發生概率上升到1/60-1/50。
以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為例,去年該院雙胎和多胎分娩率達到2.38%,較前幾年已經有所升高,“主要歸結于輔助生殖技術的開展以及促排卵藥物的使用。”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院長段濤指出。
“多子多福”一直是中國人傳統的生育觀念。隨著輔助生殖技術的發展以及促排卵藥物的使用,雙胞胎或多胞胎的發生率正在逐年增加。然而,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聯合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的一項調查顯示:近90%的受訪者不知道雙胎或多胎妊娠存在風險,甚至有7.3%的人愿意為了懷上雙胞胎而服用 “多仔丸”等促排卵藥物。
專家指出:雙胎或多胎妊娠,其流產、早產及出生缺陷的發生率遠遠高于單胎妊娠,其中30%左右的胎兒會出現并發癥,包括畸形、貧血、發育遲緩甚至死亡等,目前部分女性盲目且私自服用“多仔丸”,不僅降低胎兒成活率,準媽媽甚至可能存在生命危險。
雙多胎發生率逐年增高
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院長段濤指出:美國的統計數據顯示,自然懷孕雙胞胎的概率約為1/90,三胞胎的概率約1/8000,而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出現后,雙胎的發生概率上升到1/60至1/50。
以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為例,2011年該院的雙胎和多胎分娩率為2.38%,較前幾年已經有所升高。“主要歸結于輔助生殖技術的發展以及促排卵藥物的使用。”段濤說。
盡管國內缺乏相關數據統計,但專家估計,在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雙胎或多胎發生率會逐年提高,甚至可能會超過美國的數據。
盡管多胎發生率在逐步提高,但公眾對多胎妊娠與養育風險并未有完整的認識,相關科學知識的介紹也遠不及“生雙胞胎的秘方”關注度高。“我國在雙胎領域,包括孕期、分娩和母乳喂養以及早產干預等孕養育領域,還處在探索階段。”段濤介紹。
對風險認知嚴重不足
科學知識普及不完善,公眾對多胎妊娠存在的風險也知之甚少。
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曾聯合第一婦嬰保健院對3786人進行了一項公眾認知度調查,調查顯示:89.3%的人認為“能夠一次懷雙胎是難得的幸運,但卻不知道其中的風險”;剩余10.7%的人“對雙胎妊娠風險有一定認知”,但其中73.6%的人也只是覺得“懷上雙(多)胎需要注意營養和適當運動,和單胎區別并不大”,約23.1%的人認為“多胎可能會難以順產或者容易早產”,對雙胎輸血綜合征等各種危險有所了解的僅為3.3%。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胎兒醫學組主任孫路明指出:“多胎妊娠本身就比單胎妊娠風險更大,其早產、流產、出生缺陷的發生率遠高于單胎妊娠,并有較高的圍產兒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出生后嬰兒不僅體重過低、畸形率增加,還可能由于營養不足、缺鐵、缺鈣等引發其他疾病,患上腦癱、聽力障礙、癲癇等。”
“絕大多數懷上多胞胎的孕婦不知道多胎給母親和胎兒帶來的風險,對于嚴重并發癥如雙胎輸血綜合征引發的無心胎兒、連體胎兒等更加一無所知。”孫路明指出,據估測,每年上海雙胎輸血綜合征患者在100例左右,但由于病人對這個疾病了解較少,很多前來就診的病人已過了最佳治療孕周。
“多仔丸”原為治療不育
公眾對于多胎妊娠的風險認知度低,也促使像“多仔丸”這種促排卵藥物的濫用。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院長段濤指出:“促排卵藥物的應用甚至濫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造多胞胎的發生,這類藥物起初只是為了治療不孕不育,但卻因黑市等非法途徑而流行起來。”
段濤介紹,被眾人稱作生子秘方的“多仔丸”屬于“促生性排卵藥物”,原理是通過調節內分泌系統,增加女性卵巢排卵數量,從而增加懷孕概率。
育齡婦女一般每月只排出一顆卵子,服用促排卵藥物后可以促使一次排出多個,如果這些卵子同時受精,就會懷上多胞胎或雙胞胎。“這類藥物屬于處方藥,并且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服藥期間醫院還會對患者進行定期的超聲監測,以便及時發現隱患。但事實上有部分女性甚至會在按醫囑服用的同時,另外私自購買這類藥服用,以增加懷孕的概率,這對母嬰來說都有很大的危害。”
有調查表明,如果濫用促排卵藥物,將導致孕婦流產率增加10%,早產率增加20%,胎兒死亡率高達13.5%。
目前,上海正在與國內外機構合作,即將成立中國雙胎協作網絡,希望能成立統一的醫療培訓體系,建立相應的標準和規范,同時也呼吁建立更多的民間組織,給予雙多胎媽媽更多喂養、治療方面的指導。
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對3786人進行的一項公眾調查顯示:89.3%的人認為“一次懷雙胎是難得的幸運,但卻不知道其中的風險”;剩余 10.7%的人“對雙胎妊娠風險有一定認知”,但其中73.6%的人也只是覺得“懷上雙(多)胎需要注意營養和適當運動,和單胎區別不大”,約23.1% 的人認為“多胎可能會難以順產或者容易早產”,對各種危險有所了解的僅為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