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又快要到了,孩子們歡天喜地,家長們卻有點發愁:今年“六一”是星期五,不能抽身陪孩子玩一天半天;而且孩子放假在家沒人照顧怎么辦?不少家長都表示,期望兒童節能給放半天假。
公務員讓父母帶孩子出去玩
張輝是宜賓市的一名公務員,妻子徐藝是一名小學老師,兒子張一幟今年3歲半,在南岸西區一家幼兒園上學。張輝說,兒子雖然小,但是很早就知道有 “兒童 節”這個節日,“六一”這天幼兒園會放假。“兒子老早就問我帶他去哪兒耍,我們現在正發愁呢。”張輝說,由于單位不放假,張輝考慮讓自己的父母帶兒子去游 樂場玩,“我們會提前帶孩子去商場買他喜歡的東西。”
民企員工為陪孩子和同事換班
李清在宜賓市一家民營企業工作,為了陪5歲的女兒過兒童節,從上個星期就開始“謀劃”。李清說:“我上個星期就和同事換了班,他家里沒有小孩,‘六一’那天我剛好有時間陪女兒。”
李清還告訴華西城市讀本記者,由于工作單位里有孩子的員工較多,很多人都想和沒孩子的同事換班,一時間那些年輕的同事都成了“搶手貨”,幸虧自己“先下手為強”。
家長期望兒童節放半天假
李東是宜賓市的一位媒體工作者,今年的“六一”節是星期五,李東很開心:“我們每周的休息時間就是周五和周六,正好有時間陪女兒過節。”李東表示,雖然 自己正好這天有空,但還是期望在兒童節能給父母放半天假。“往年每到‘六一’,我就很愧疚,因為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孩子。”李東說,所以總想買個好點的禮 物給孩子,不買覺得對不起孩子,兒童節儼然變成“家長劫”了。記者劉丹
討論
半天假能否實施?
去年兒童節前夕,廣州天河兩個“白領”媽媽街頭舉牌征集市民簽名,稱“‘六一’我也想放假,我想陪陪我孩子”;在網絡上隨之掀起一場“‘六一’家長該不該放假”的大討論,從而被媒體和公眾冠以“舉牌媽”頭銜。
深圳市羅湖區婦聯原主席成澤彥說,社會最小的細胞是家庭,而孩子又是家庭幸福的基礎和紐帶,家長的角色不可替代,兒童節給家長放假,可以增加孩子的快樂,有助于健康成長。深圳市人大代表劉凌表示:“明年兩會將就這一問題提出建議。我建議兒童節這一天家長不僅僅放半天假,最好放一天假。”
廣東省人大代表、深圳市人大代表林娜也支持深圳立法支持兒童節給家長放半天假,“國家層面上不好操作,地方政府可以發揮一下。”
半天假意義何在?
放假半天做什么?這是討論中逐漸深入的話題。
“實際上,我們呼吁‘六一半天假’,不僅僅在于這半天的時間,更深層次的是呼吁那半天到底做什么。”廣東省婦聯家長學校副校長哈英敏說,我們呼吁“六 一”這半天要完完全全地交給孩子,呼吁家長把手機關掉、電視關掉、電腦關掉,呼吁那一天學校不要布置作業,呼吁那些興趣學校關門。
“其實,現在的孩子在‘四二一’的倒金字塔家庭結構下,不一定被正確地對待;在這個過程中,可能給予他們很多的物質,但精神陪伴卻越來越少了。”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青鳥種子創始人吳垠表示,希望家長更加重視兒童節的精神陪伴。據《深圳晚報》
調查
九成網友贊成放假
日前一項關于“‘六一’半天假”的微博調查顯示,在2000多名參與網友中,近九成網友支持“六一”給父母放半天假;“需要利用這個機會,好好陪陪孩子”的占65%;認為“孩子多次表達和父母一起過節愿望”的占23%。
@喜之郎:兒童節只給兒童放假
不給父母放假,反倒增加麻煩,是偽善。
@疾風步1981:半天哪里夠的?這應該為一家三口留下一天假。
@文星賞月:對企業來說,放假并不吃虧,因為如果不給員工放假,也不準請假,他會帶著情緒工作,給出一個“負效率”。
觀點
“六一”大人沒假期也不要緊
我覺得把自己想象成孩子的守護天使的媽媽,最虛偽了。
這不,“六一”兒童節要到了,有的媽媽就矯情地說,孩子放假了,可自己沒有假期,沒辦法陪孩子歡度節日。要是“六一”兒童節,也給媽媽放假該多好啊。
如果覺得陪孩子的節日重要,媽媽可以早點下班或者安排休假,如果安排休假還是不足以安排一個快樂的“六一”,媽媽可以選擇辭職在家,讓孩子的每一天都有 媽媽的陪伴那樣怎么行呢,很多媽媽會這樣說,要賺錢養家,要實現價值,生活充滿不確定性,不上班還是太沒安全感。人生其實就是一個排序的過程,如果你是一 個把“六一”在不在家看得比生活中任何事都重要的媽媽,自然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所有的辦法,都比指望給媽媽增加一個公眾假期要靠譜。
如果覺得只有自己能給孩子帶來最大的快樂,或者能夠安排一個有意義的假期,恐怕也是大錯特錯。至少在我家里,隨著孩子的長大,我覺得他的最快樂的事的排 行榜上,我能參與的事情,肯定已經不在榜首的位置了他最快樂的事情是一小時的電腦時間,最好沒有我在旁邊嘮叨,他最快樂的事情是看《明朝那些事》,我唯一 能做的是提醒他在椅子上坐直。
“六一”兒童節,帶孩子吃壽司、打電子游戲,買書。這是我的計劃,總覺得太過例牌,但也想不出更多的花樣。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我們在孩子放學的時候,問他們“你在學校學習怎么樣?”,這是不對的,因為會給他們壓力。但如果我們問“你在學校過得快樂嗎?”也是不對的,也會 給他們壓力孩子會覺得,自己有義務快樂。我想象得到節日結束的時候,我肯定要問一句“這個兒童節快樂嗎?”兒子抱著一堆漫畫書說“我很快樂”。很多媽媽和 我一樣,覺得自己像一個債主,放貸了快樂,而在節日這一天集中放貸,似乎成了約定俗成的習慣。
孩子有多需要我們,以及需要我們做什么。我們在按自己的方式做媽媽,自己感動自己,還是孩子就需要這樣一個媽媽,可能媽媽們要好好想想呢。據《羊城晚報》
鏈接
全球兒童如何過節
除了這個國際性的節日以及每年4月第四個星期日的“世界兒童日”,全世界不少國家還各自有本國的兒童節,慶祝方式也各具特色,趣味十足,既體現不同國家的傳統、習俗,又洋溢著無限喜慶和生機。
日本:一年三次兒童節
日本是世界上慶祝兒童節次數最多的國家,他們一年要慶祝三次兒童節,而且慶祝方式十分有意思,充滿了濃濃的日本風情。其中3月3日為女孩節,5月5日男孩節。此外,11月15日是“七五三”兒童節,在日本習俗里,
三歲、五歲和七歲是小朋友特別幸運的三個年紀,所以每年的這一天,會專門為這三個年紀的孩子熱鬧地慶祝一番。
非洲國家:兒童節持續一月
非洲西部的國家大都有專門的“兒童狂歡節”,而且往往持續一個月。非洲人歷來能歌善舞,在“兒童狂歡節”里,盡管人們的生活條件各不相同,但所有孩子都會盡情歡樂,熱鬧非凡。
瑞典:男孩女孩分開過節
歐洲國家瑞典也把兒童節分得比較細,每年的8月7日是“男孩節”,又稱為“龍蝦節”,意思是鼓勵全國的小男孩學習龍蝦的勇敢精神。12月13日則是瑞典 的“女孩節”,又叫“露西婭女神節”。露西婭是瑞典傳說中專門保護女孩的女神,每到這個節日,女孩子都要打扮成女神的模樣。
伊拉克:不知道還有兒童節
不過,比起上述國家的兒童,伊拉克的孩子們就可憐多了,當許多國家的小朋友在歡慶兒童節的時候,伊拉克兒童大多根本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屬于他們自己的節日。他們仍一如既往,或在學校上課,或在作坊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