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初,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了首部《過勞死對策白皮書》,以各種數據和死亡案例警告企業善待員工。當局也成立特別調查委員會,調查不遵守勞工法的企業。
《白皮書》公布的加班工作記錄顯示,接受調查的1743家企業中,22.7%不遵守工作時間準則和平均加班時限;更糟糕的是,11.9%的公司表示,有員工每月工作超過100小時。最易導致過勞死的行業是資訊產業和產品技術研發業。學術界、郵政服務和運輸業也是加班的“重災區”。
此外,世界銀行的調查顯示,日本是世界上員工享受帶薪休假最少的國家之一。日本員工每年平均只有10天的帶薪休假,而且許多人可能連一半都用不到。另一項研究發現,日本每6個工人中就有一個人從不享受帶薪休假。
超負荷的工作對人的身體和精神造成了傷害,尤其是年輕人。“日本經濟新聞”網站稱,20多歲和30多歲的員工特別容易患上抑郁癥和其他心理障礙,這是精疲力竭所致。
英國路透社認為,日本加班文化的盛行是勞動法第36條的悲劇性后果,它給予雇主讓員工加班的權力。法律規定,每周的正常工作是40小時,最多加班15小時。但如果公司與其工會之間有書面協議,法律實際上允許無限制的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