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詐騙案多發 騙子誘人網貸再將錢轉走
騙術又“更新”沒錢也“中招”
面對狡猾的詐騙分子,有些市民覺得“我沒錢可騙,騙子來了也不怕”。如果你還這么認為,那就要小心了,因為騙子的詐騙套路已經再次“更新”——就算你沒錢可騙,騙子也有辦法從你身上騙到錢!昨日,廣州市委政法委聯合廣州市公安局針對近期多發的暑期招工詐騙、網絡詐騙、電信詐騙等手法,以案說防,教你“升級”防御系統!
案件直擊:“客服”發的退款鏈接指向借貸平臺
7月20日10時許,事主楊某接到一個自稱淘寶商家的電話,對方稱楊某在其店內購買的產品有嚴重的質量問題,商家特地提供專門的退款平臺,必須按照指引操作才能退回款項。很快,商家發來一個鏈接,號稱是“自助退款平臺”。
事主點擊鏈接后,發現下載了多個分期借貸平臺。對方稱這是“官方自助受理平臺”,里面顯示的借貸額度是商家的可用金額,要求事主將可用金額借貸轉入自己銀行卡,再將產品應退金額扣除后的剩余金額轉給商家賬戶,以此完成退款。
事主按照對方指引綁定銀行卡,在幾個平臺分別借貸了32449元,扣除產品應退的錢后,事主按照對方的電話提示,把多余的錢通過微信支付給了對方,直到發現自己的銀行卡內被扣了35441元才明白被騙了。
作案手法:謊稱幫助事主騙取信任
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個人網購信息后,編造產品有質量問題、誤入批發客戶名單等借口令事主恐慌,謊稱幫事主妥善處理獲取對方信任,騙取事主在一些網絡平臺開通借貸,將事主借貸的金額說成是自己的退款,誘導事主將多余的錢轉入商家賬戶,實際上是事主將自己借的錢轉給騙子,即使口袋里沒錢也會被騙。在拿到錢后,不法分子會切斷聯系,就此消失。
反詐中心民警提醒
接到網絡平臺客服電話不要急,多方核實最重要,最好是通過購物網站指定的聯絡工具核實對方身份,切忌跳出原有平臺進行線下交易。堅決不掃對方發來的二維碼,不隨意填寫銀行卡等私密信息,不泄露手機驗證碼,任憑對方如何花言巧語也不能轉賬,不去ATM機操作,不讓他人遠程操控電腦。平時多關注詐騙案例,掌握金融防騙知識,提高自己的反詐騙知識,避免落入騙子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