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入因為亂停放
北理工、北科大并非拒絕所有共享單車,小黃車就可以進。在記者受阻門外的同時,就有學生騎著“ofo”小黃車進入校園。
北京理工大學保衛處值班人員向記者展示了一份今年3月發出的通知,解釋“選擇性禁入”的理由。通知顯示:截至2017年3月31日,僅有“ofo”及“由你單車”通過正式渠道向學校申請在校園內運營,簽訂了交通安全及維護校園秩序的承諾書,并安排專人在校園內擺放、管理旗下運營車輛。其他品牌的共享單車,或在官方渠道宣傳禁止停放小區、企事業單位大院(如摩拜單車等),或聯系不上運營商、不能按照學校關于環境治理的有關規定提供管理和服務(如小藍單車、永安等)。因此,暫時禁止未經許可的共享單車進入學校。“共享單車投放量比較大,之前在校內亂停亂放無人管理,增加了學校的治安管理難度。”該值班人員說,如果其他共享單車品牌后續取得學校運營授權,并安排有專門的停車管理人員,也可以允許其進入。
北科大允許小黃車進入,也是因為小黃車運營公司跟學校簽署了協議,有專人管理。
北京聯合大學則對共享單車拒絕得最徹底,所有品牌均禁止入內,即使成功混入校園,也會被保安搬出來。該校有關負責人解釋,校園面積小,所以拒絕共享單車,避免其亂停放影響校園環境。
校園可試點電子圍欄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賈順平并不認同高校拒絕共享單車的做法,他認為,高校大多是開放式校園,校園面積開闊,師生多集中于校園內活動,對共享單車的需求比較大,而且作為創新創業的發源地,高校應以開闊的胸襟支持鼓勵共享經濟這種創新方式。
高校出臺禁令,主要是擔心單車亂停放,加大管理負擔。賈順平建議,現在社會上正在推廣電子圍欄,不妨在高校先做試點,“因為高校環境相對簡單,主要活動區域是教學樓、宿舍、食堂,可以在這些地方規劃共享單車停車點,設置電子圍欄。”
此前,快遞也在高校遭遇“最后一公里”難關,即便現在,部分大學門口快遞依然堆積如山,影響校門口的交通秩序和環境。目前,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已通過在校內開辟快遞集中收發點或電子信箱等措施解決這一難題。賈順平建議,高校不妨借鑒管理快遞的思路,嘗試“技術+管理”的雙重手段,設置統一的停放點,管理共享單車。(任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