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 他多次進宿舍 順走手機電腦
此前,在某高校一學生宿舍樓門口,一名準備進入宿舍樓的可疑男子被宿舍管理員和學校保安攔住了去路。盡管這名男子聲稱是到這里來找同學玩的,但當校方人員問起宿舍號和要找的學生姓名時,這名男子支支吾吾根本無法提供有效的信息。就當這名男子以走錯樓為借口準備轉身離開時,學校保安和接到消息趕來的便衣民警立刻將該名男子控制并帶回了學校保衛處。
原來,此前校方陸續接到多起學生報案,有的是放在學校教室的背包被盜,有的是放在宿舍內的手機、筆記本電腦不翼而飛。連續的物品被盜引起了校方的高度重視,并迅速向警方報案。接到報案后,警方立即抽調辦理侵財案件經驗豐富的便衣隊偵查員對盜竊案件展開調查工作。便衣隊隊長郭警官帶領偵查員對被盜學生及校內管理人員進行大量走訪,通過走訪,偵查員得知被盜案件的發生時間大都集中在下午5點至6點之間,而此時是學生下課后吃飯和外出活動相對集中的時間。偵查員分析在這段時間內學校的自習室、宿舍人員流動比較大,加之部分學生防范意識薄弱,有利用隨身物品到自習室占位或不鎖宿舍門外出的習慣等,給嫌疑人下手盜竊提供了有利時機。
通過走訪確定嫌疑人作案時間后,偵查員與學校保衛處相互配合,一起對發生案件的重點時間、重點區域的監控視頻進行了細致的篩查。在辛苦調看了數百個小時的監控視頻后,一名多次在視頻內出現的男子引起了偵查員的注意,通過校方保衛人員和被盜學生的辨認,確認這名男子肯定不是校內人員后,偵查員認定監控畫面中的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在截取了視頻中嫌疑男子的畫面后,民警將視頻截圖分發給了學校的保安和宿舍管理員,同時在重點地區開展蹲守。
當該名男子終于出現并準備再次混入學生宿舍作案時,可疑的言語舉動和被學校工作人員早已熟記于心的體貌特征立刻“出賣”了他。通過民警訊問,犯罪嫌疑人如實供述了自己多次前往某高校內進行盜竊的犯罪事實。據嫌疑人交代,他發現學校有的學生防范意識薄弱,盜竊成功幾率高。在其暫住地,民警起獲了其在學校宿舍和自習室盜竊的一臺筆記本電腦及移動電源等物品。
警方介紹,以前高校失竊多發生在宿舍、自習室,現在餐廳也成為盜竊案件的高發地。學生為占座位,將背包、手機、錢包、筆記本電腦等隨意放在凳子上,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同時,竊賊在高校餐廳的盜竊多選擇在早晨7時許和中午12時許的吃飯排隊高峰時間,作案前會打扮成學生模樣,比如背包、戴眼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