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曝光
該書店曾被家長舉報過
7月3日,華商報記者在網上查找長樂坊路安華書店。網上顯示一些家長發的文章,其中《教師黑心書商勾結,大賺學生錢,安華書店太會做生意》一文中指出:每年一到開學時,碑林區長樂坊周邊幾個學校的學生或家長都要蜂擁至安華書店購買教輔材料,盡管店員態度傲慢,書價奇貴,但家長或學生依舊掏錢購買,原因是學生的任課老師明確要求購買安華書店指定版本、指定出版社的教輔材料。這種現象已持續幾年了,前幾年曾有人就此事向上級舉報反映后,老師收斂了些,但最近這兩年,幾乎一兩個禮拜老師就要布置到安華書店購書一次,尤以剛開學為甚。這個事情應該有人管一管了,主管部門可以到長樂坊安華書店現場感受一下。
類似這樣的反映情況,網上還有很多。現實真的跟家長投訴和網上曝光一樣嗎?華商報記者以家長身份進行了暗訪。
記者暗訪
烈日下家長學生排隊買書
7月4日,天氣炎熱,記者以家長身份來到安華書店。書店門面不大,如果不是門前排了很多家長,真的很難發現這是一家書店。
因為買書的家長和學生太多,書店門口有一位工作人員負責維護秩序,一次性放四位家長進。等這幾位家長從書店里購買完出來后,工作人員再往里放一波家長。華商報記者粗略算了一下,一個小時內,有近60名家長、學生進去購書。
書店玻璃門上貼著“不調換、不退貨、店內禁止打電話、禁止拍照、帶書勿進”等“警示”語。
排隊進書店后,一位女工作人員問記者是那個學校?幾年級?按線人提供的情況,記者報了興慶小學校名。這時該工作人員直接拿起5本書裝在手提袋里讓記者去結賬。
華商報:你咋知道我買這些書?
工作人員:興慶小學都是三年級暑假后升四年級的。
華商報:書全不?
工作人員:肯定全。
華商報:你咋知道我買啥書的,我還沒查找呢。
工作人員:你只管報學校和年級就行了。
華商報:如果買錯了能換不?
工作人員:錯不了,其他家長都是這樣買的,出售后不退換。
華商報:能給個發票或者收據不?
工作人員:沒有。
華商報:交了錢連個憑證也沒有?
工作人員不耐煩說了一句:不買算了。
家長只管報學校、年級,工作人員取書,家長掏錢,在書店里根本沒有挑選之說。按這個程序,一位家長只需1分鐘就能把事搞定。
書店旁邊的一家商店老板稱,安華書店做學生的生意已多年,每逢學生放假或開學時,就有一陣購書熱潮。該老板笑著說:“一個小書店能把生意做到這種程度,離不開老師或學校的支持,否則不可能有這么多家長前來排隊購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