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專業時,67.4%受訪者最看重就業前景
霍純希望學習軟件、電子信息和自動化等相關專業。“一是因為我個人喜歡動手,對編程也比較有興趣;二是因為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備受關注,應該會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希望畢業后能有機會進入這些領域”。
選擇專業時,受訪者最看重就業前景(67.4%)。其他方面還有:個人興趣(48.8%)、未來職業規劃(47.9%)、所選學校該專業的排名(39.7%)、課程難度(28.5%)、個人擅長學科(28.4%)、培養模式(15.7%)和考研或出國難度(6.6%)等。
韓德民(化名)是河北某高中文科教研主任,他建議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從個人興趣和人生規劃出發。“填報志愿不是當下一時的事,最好能對整個人生發展有一個大致設想,把控好大方向。如果在大方向上出現了偏差,之后想要‘更換賽道’,就得付出更大的代價”。
本次調查中,管理學(40.6%)、經濟學(32.6%)和工學(28.9%)是受訪者最心儀的專業類別。其他類別依次為:醫學(17.7%)、理學(17.0%)、法學(16.8%)、教育學(14.6%)、歷史學(13.6%)、文學(9.8%)、哲學(8.5%)、軍事學(4.9%)和農學(3.8%)等。
而在選擇學校時,49.7%的受訪者在意綜合排名,46.4%的受訪者在意優勢專業和行業,44.6%的受訪者在意行業知名度,42.0%的受訪者在意就業率,39.9%的受訪者在意所在城市,24.7%的受訪者在意是否為“雙一流”,23.7%的受訪者在意師資條件,12.3%的受訪者在意考研率,10.0%的受訪者在意生活條件,9.0%的受訪者在意實驗室水平,7.0%的受訪者在意出國率。
韓德民認為,考生看重學校的綜合排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比較心理和虛榮心。“人人都希望上名校,希望學校排名靠前。但也有部分院校雖然綜合排名不占優勢,卻有強勢專業或較高的行業認可度,這些學校也是值得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