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坦廠中學的日常
毛坦廠,是安徽省六安市下轄的一個鎮,與舒城、霍山兩縣交界,地處大別山深處,周圍是溝壑叢生的山巒,被一條小河左右攤分。這個不尋常的名字,相傳是元末明初時,百姓涂炭,當地茅草叢生被人叫做“茅灘場”,后諧音而來。
考生們口中的“毛中”,就是當地的公辦鄉鎮中學。2001年爭創省級示范高中成功后,名氣漸旺。其實從“戰績”上看,毛坦廠中學考上北大、清華等全國名校的學生并不多,2016年也只有兩人被北京大學錄取。這與動輒一兩百人考上“北清”的衡水中學相比,相去甚遠。
但升學率才是毛中最大的競爭力。2016年,該校高考本科達線人數連續三年突破萬人大關。一本達線3700人,應屆一本達線率為52.06%,本科達線率為90.09%;毛中參股的民辦金安中學,本科達線率同樣達到了90%。
六安的初中畢業生優先選擇的仍然是位于市區的兩所最好的高中:六安一中、六安二中。市區高中層層“掐尖”后的本地生源,才會進入中考統招線相差50分左右的毛坦廠中學等學校。教育部相關規定中指出,普通高中的學術規模原則上應在三千人左右,而媒體的報道中,毛中的學生已達到一兩萬規模。據悉,這其中的大部分,是農村家庭出身、成績并不拔尖的學子,他們把這里看做是改變命運的跳板。
毛中、衡中、黃岡中學,每一所這樣的高中在學生心里都堪稱“魔鬼訓練營”。政知君的一位同學選擇去衡中就讀,她曾總結那里的生活,“睜開眼就學習,閉上眼就睡覺,別想別的。”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毛中,苦是預料之中的。
毛中的備考生,一天要在學校里度過16個小時。早晨六點起床洗漱早飯,一天的課程后進行晚自習,將近23:00才能走出校門。被媒體采訪的學生表示,很多同學回到家后還會熬夜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