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聚會常打包 食客盼“點菜提醒”
相較于宴請,家庭聚會和朋友聚餐要節約一些。在朝陽區一家菜館,一家約10口人飯畢后從包房里走出,年輕的女士提著七八個打包剩菜的餐盒。
服務員說,這樣的情況還是比較普遍的,“都是自家人,打包回去下一頓吃又沒啥。”她告訴北京晨報記者,一般帶著年長的家人出來吃飯的,桌上哪怕剩得不多,也會打包帶走,“歲數大的人節約意識強,見不得浪費。”
用餐快結束時,鄰桌一對夫妻邊結賬邊抱怨,“點多了,菜量這么大,服務員也不提前說一聲。”他們兩個人用餐,桌上一葷一素倆菜,還有一份煎餃作為主食,外加一大碗西紅柿雞蛋湯。看上去營養搭配均衡,但二人只把兩個先上桌的菜各吃了一半,主食和湯幾乎沒動。好在結完賬后,女士還是拿打包盒把剩飯都拎走了。
“有些飯店量大,就兩三個人去吃確實很難點菜,一不小心就點多了。建議點餐時服務員能給個提醒,我想這種貼心服務也更容易贏得回頭客。”張先生說出了他的想法。
高校食堂剩飯少 “半份菜”受歡迎
昨天,北京晨報記者還走訪了海淀區一些高校食堂,發現浪費情況并不是很嚴重,多數學生對“吃多少”和“買多少”控制得比較好。在食堂的餐盤回收處,多數放回的盤碗已清空見底,少許留一些米飯或菜湯,整體情況尚好。
在北京師范大學第六食堂,可以打“半份菜”的規定受到不少同學歡迎。“這太適合我們女生了,有時候晚上不愿多吃,半個菜就夠了。如果胃口好,打兩個半份,還能多嘗一種菜。”研二女生小宋說,她本身就吃不多,食堂這種人性化的設計能幫她不浪費,“不過,現在別的食堂還沒有這么做,希望以后能推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