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兵是不是為了“特殊待遇”
清華學生當兵有什么好處?有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國家補償學費、優撫待遇、復學贊助、清華資助等,合計約19.42萬元。此外,還有公務員、事業單位的考錄優惠,非京籍退役大學生士兵復學后完成學業且被本市用人單位接收的,可辦理進京落戶手續。
不過,他們果真是沖著這些待遇去的嗎?
1995年出生的陳宇是一名退伍老兵,他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說我們當兵為了錢完全是誤解,清華學生做家教賺的也不少。”對很多清華學生來說,當兵意味著一種情懷。
1987年出生的周浩也是一名清華退伍老兵,2013年畢業于新聞與傳播學院,如今已是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的一位鄉鎮黨委書記。
周浩和妻子陳熹都是退伍老兵,他自豪地表示:“她是法學院的師妹,我記得她跟我講過,當過兵的女生基本上就只看得上兵哥哥,她喜歡我身上的軍人氣質。”
碩士畢業前,周浩報名參加選調寧夏工作,他把想法告訴戀人陳熹后,對方很支持。
去寧夏工作前3個月,兩人去了民政局領了結婚證。“2013年8月12日下午,陳熹送我去北京西站,去往寧夏的火車汽笛一響,我扭頭看到窗外的她淚流滿面,我的眼淚也一下子流下來了。”
有人質疑,他年紀輕輕就當上鄉鎮黨委書記,是不是清華光環起了作用?周浩淡淡回應,他幾乎所有的周末都用在了入戶走訪上,有時一個周末就走訪三四十戶村民,拉家常、出主意、想辦法……
他坦言,當兵的經歷對自己性格有很大的改變。把要解決的事情列在紙上,分清輕重緩急,一件件解決,完成一個事情就在后面打勾。周浩說:“做事的條理是部隊教給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