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查閱國外學術論文修正數據
黎育揚在團隊中負責采訪工作。針對心臟驟停的急救問題,他采訪了學校醫務室、廣州市衛計委、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學院的教授等單位和個人。為了找到適合的采訪對象,他多次溝通,幾乎動用了所有能動用的關系。“在采訪和調研的過程中,我注意到,我國心臟驟停患者的急救成功率為1%,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把中國的這個百分比提高。哪怕只提高一個百分點,背后就是數千條鮮活的生命,讓無數父母、妻子、孩子免于面對突然喪失至親的痛苦。”黎育揚說。
為了讓調研報告更加翔實、準確,學生們還要查閱浩如煙海的資料。“最初我們在網上搜索,查出美國的心臟驟停患者急救成功率是45%,繼續查詢卻發現在一篇論文中這個數字是15%。論文引述的是美國心臟協會的報告,我們又去查閱了這份報告,最終確定了15%這個數字。”黎寧告訴記者。最終,這份專注于城市公共場所AED配置和推廣的提案,與杭州學軍中學、杭州第二中學專注于急救教育推廣普及的提案合三為一,形成《關于急救設施和急救教育的推廣普及的提案》。
為了培養學生的情懷與人文素養
省實政治科組長陽珂表示,作為一門文科的選修課,“模擬政協”并不算是熱門課程,目前共有三十多名同學選修,“模擬政協”社團有20多名成員。“能夠參與其中的學生,肯定都是非常有情懷、熱心公共事務的。”陽珂表示,“模擬政協”與時下大熱的模擬聯合國類似,都是為了鍛煉學生發現問題、思辨批判、調查實踐、分析報告、語言表達、社會交往等全方位的能力。但“模擬政協”更接地氣,關注的問題更貼合中國實際。
“人文素養可能不會立竿見影地在分數上體現出來,需要長時間的沉淀和積累,但當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他們會發現人文素養對一個人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陽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