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綜合征”有三類
可以幫孩子對對號
可陳女士覺得這不可能,她認為只有那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才不愿去學校,像她女兒這樣愛學習、乖巧的孩子是絕對不會的。
周國嶺經深入了解,發現了真相。在拿到上個學期的成績單后,小姑娘就一直耿耿于懷。其實,從那個時候開始,因為成績下滑,她的內心已經開始不喜歡學校,跟她聊起上學的事情就不開心,臨近開學那幾天更明顯,家里人幫她一起做開學準備工作時,一言不合就發脾氣,接著就是連續一周的“怪病”發作。這就是“開學綜合征”典型的癥狀。
在心理醫生眼里,“開學綜合征”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其深層次的原因五花八門。
有的孩子是被某個老師批評過后,討厭到這個老師,再慢慢演變成討厭去學校;有些孩子開學了作業還沒做完或根本沒做;也有的孩子在學校不受重視,沒有存在感,自然也就不愿意去學校……”周國嶺主任說。
而醫生們關注到的初中女生這個群體,心理醫生們覺得跟這個年齡段女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有關。
初中女生正好是處于青春發育期,情緒特別容易波動,焦慮、抑郁等情緒更容易出現,此時再碰上學習成績明顯下滑的話,很可能誘發心理疾病。
周國嶺給“開學綜合征”分為三類。
一、學校恐懼。孩子一到學校就感到難過,出現頭暈、胸悶、心慌、腹痛等軀體癥狀,有些嚴重的甚至一提到學校就會不舒服。
二、學習壓力大。往往以學習成績中等及偏上的孩子為主,他們對自己的要求比較高,一旦成績下滑就接受不了,想著逃避上學。
三、學習成績差。沒有完成老師交代的事情或作業,就索性不去學校。
家長們可以按著這幾個方向尋找相關的蛛絲馬跡。
周國嶺說,在他們所接診的孩子當中,第二類是最多見的,但也不免有的孩子會是幾種情況交織在一起,在綜合作用下病情就變得越加嚴重。
對于嚴重的“開學綜合征”,其實家長是可以幫孩子進行預防的。
“孩子成績的下滑肯定是有一個過程的,所以當出現苗頭的時候,家長就應該提高警惕,多花點時間跟孩子溝通,可以講講自己或者是孩子熟悉的叔叔阿姨當年的經歷,讓孩子覺得這是個很多人都得經歷的過程,從而可以更坦然面對。”周國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