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吉林師范大學的L同學非常鬧心,她在一款手機軟件中出售二手物品,竟然遭到騙子設計,本來應該對方付款給她的,結果她卻三次發送條碼給對方,向對方付款600多元錢。
過程
對方反復索要付款條碼
讀大二的L同學一直在使用一款叫“超級課程表”的軟件,這款軟件除了提醒每天的課程外,還有校園資訊、跳蚤市場等功能。
“我最近想在跳蚤市場上賣掉我的一些閑置物品,在11月21日晚上,有人發消息給我,但直到第二天早晨我才看到。”L同學說,“她要買我一口鍋,我告訴她最低價60元,她馬上就問我,支持掃條碼付款嗎?我說可以。”
L同學說,對方的資料顯示是一名女生,網名叫“自由自在”,上面還有她的一些生活照片,就以為她應該是校園里的同學,也就沒想太多。
L同學稱,她一步步陷入到了買家的圈套中:
買家:你把付款條碼拍照發給我,我掃條碼付款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