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刻刀、一塊木頭,隨著手指靈活的擺動、木屑翻飛之中,一只金龜子初見雛形。一堆木頭在陳亮的手中,變成了天鵝、黑熊、金魚……而這位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的陳亮,卻不是專業出身的木雕大師,他的真實身份是成都師范附屬小學華潤分校的一名保安。從小喜歡美術的他,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根雕藝術,此后便一發不可收的沉迷其中。工作之余,他除了去市場上挑選根料之外,就是在家里進行雕刻創作。在過去的7年時間里,他自學成才,雕刻出了數百件作品,不僅獲得了家人的認可,也得到了許多業界專家的好評。
陳亮正在進行雕刻。
陳亮展示他雕刻的金魚。
元華一巷某小區彈古箏的保安陳紅。 (資料圖片)
一次巧合
小學保安陳亮愛上根雕
“再見,路上小心,注意安全!”10月31日,在成都師范附屬小學華潤分校門口,陳亮揮手目送學生們背著書包離開校園。他在校園里巡查了一遍后,將校門鎖好,結束了一天的工作。
下班后,他迅速回家。一進家門,他就拿起刻刀,將一塊木頭放在腿上,雕刻起來。“突然有了靈感,這邊凸起來的地方,可以雕成一個金龜子”。
今年46歲的陳亮是彭州人,2008年從老家到成都當起了小學保安。每天穩定而規律的工作給了他更多的時間去用心發現身邊的美。工作之余,他有了一個愛好——根雕。
“這個黑熊,毛發的紋路都是天然形成的,我只是給它雕出了面部的細節。”
“這個是金絲楠烏木雕的蜥蜴,你聞聞,它是有香味的。”
一說起根雕,原本不善言辭的陳亮打開了話匣子,每一件作品,從挑選木材到構思創作,他都有說不完的話。
因為從小喜歡美術,在老家時,每次路過隔壁的木雕店鋪,他都要站在正在工作的師傅身旁看很久。
2010年.陳亮買了一個烏木觀音像,每天看來看去總覺得少了點什么。“我在學校附近找了塊木頭,雕了一個懸壺,放到觀音的手中,不大不小剛好。”這次成功的創作,讓陳亮愛上了根雕。
“剛開始什么都不懂,只能憑感覺拿普通木料練習,再去買一些書回來自學。”如今,陳亮操作起刻刀來已經非常嫻熟,但是每拿到一塊木頭他還是會反反復復從各種角度進行觀察,“七分木三分雕,要體現木料本身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