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鏈接]
“死飛”發燒友:雨天或急剎車時,極其危險
3年前,丹尼(化名)也是一名“死飛”狂熱的發燒友。
雖然工作的地方離家比較遠,來回近70公里,但他幾乎每天都騎“死飛”通勤,單趟大概需要一個半小時。據他回憶,當年上海有一個很有名的“死飛”圈子叫“factory5(5廠)”,最瘋狂的時候,他們有數百人一起在馬路上夜騎,騎行速度達到每小時40-60公里,“我自己騎最快的時候達到70公里/小時”。
如今騎“死飛”的人越來越少,百人規模的夜騎活動也已經逐漸取消。曾經擁有兩輛“死飛”的丹尼,也漸漸淡出了這個圈子。
“騎‘死飛’事故率還是很高的,因為它是固定齒輪,車輪和腳踏板處于聯動狀態,剎車是純靠腳制動的,而前輪是不受腳踏板制動的,雨天或者急剎車的時候,極其危險。”丹尼如此解釋淡出的原因。
對于上述視頻和文章中提到的競速類賽事“野貓賽”,有知情的“死飛”發燒友稱,這是一個以多個點為關卡的競速賽事,在兩個關卡點之間,無論車手以什么樣的路線、騎行方式行駛,用時最短者取勝,“非常危險”。
丹尼表示,“死飛”并非一般意義上的代步工具,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很難讓車子動起來,他本人非常不贊同這種狂野的騎行方式。
對此,cc也坦言,與幾年前的“死飛”圈相比,估計現在騎“死飛”的人數不足當年5%,“‘死飛’ 的熱潮已經過去。”
另一名“死飛”發燒友則表示,“學生族不該騎‘死飛’上下學,太危險了”。因為這種自行車相當專業,對普通人來說,即使裝上剎車,也未必安全,一般都在專門場地練習,主要用作表演和娛樂。(晨報見習記者 吳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