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折紙冥思苦想一宿
廣州日報:折紙是不是對紙張也有要求?
孫洪濤:對。紙張柔韌性要好,不能折兩次就破了,銅版紙比較好,要練習折紙的話我經常拿銅版紙做練習。好在家里人也比較支持我。折一個作品前,我習慣先在紙上畫出線條、直角,做到心中有數,然后折出基底,通常人們會在意造型美不美觀,但基底才是最重要的,基底就是骨架,花費時間比較多。光把基底做出來,一般就需要10個小時以上,最長需要20個小時。有時,為了折好一張紙,我要冥思苦想一宿,睡也睡不好。基底做出來了,后期完善加工就會順利多了,可能只需要3至5個小時。
廣州日報:折紙對你的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
孫洪濤:影響還是很大的。首先,這是一項對動手能力要求很高的手工活,你花在折紙上的時間多了,花在其他地方的時間就少了,對我來說,折紙比玩游戲更有意思。
其次,迷上折紙之后對我的性格影響也很大。比如,以前做事情可能會有些毛躁,但要玩折紙,性子太急就不行,必須要能靜下心來,要能坐得住。一些復雜的折紙作品,從畫草圖,到最后成形,需要好幾天。時間久了,我的性格更穩重了。
再次,折紙可以鍛煉人的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對我學習數學,尤其是立體幾何有很大幫助。
最后,折紙對我的設計能力提高也有很大促進。因為有些原理是相通的。
看中我因折紙體現創造力
廣州日報:當時你怎么想到靠折紙作為特長去報考哈工大?
孫洪濤:當時我看到哈工大的招生簡章里有一項,是關于發明專利、自主創新和項目研究方面的內容。在這方面,結合我的特長折紙,我發現我的特長跟機械設計專業是比較契合的,所以決定通過折紙來進行我的成果展示,以此能獲得自主招生的加分資格。于是就報考了。
面試當天,因為每個人給的時間只有15分鐘,我不可能在15分鐘內做出一個完美的折紙作品,我就先做好了PPT,展示了我之前的一些折紙作品,并向他們介紹了其中的機械學原理。當時我展示的是我花了5個多小時完成的一只蜘蛛,它是我用一張邊長21厘米的正方形紙折成的,我花了很多心思,這只蜘蛛看起來非常逼真,它的每一只腳和觸角都十分清晰。當時哈工大的考官們對我的折紙技術好像非常吃驚,很欣賞我。我就覺得可能有戲,沒想到后來就收到消息,我有了60分的加分資格。
廣州日報:對你靠折紙獲得加分資格,很多人也提出質疑,認為折紙是小孩子玩的游戲,不算特長,你怎么看?
孫洪濤:我不這樣認為,折紙是非常考驗腦力的技術活。它首先是一門藝術,國外也有這門藝術,幾百年前就有人在鉆研它了。這項藝術也衍生出了很多折紙原理,包括折紙數學、折紙物理一類的數學原理。現代折紙有三個要求:不剪切、不粘貼、不重疊,這3個原理使得折紙有了更長足的發展。不管折紙作品簡單還是復雜,它都是由一張紙來完成的。一些復雜的作品,好像一只鳳凰,看起來很復雜,它就是用一整張正方形的紙不用剪切,也不用膠水粘貼,僅僅靠折疊和數學計算而完成的作品。所以,折紙肯定算是特長。我想,大學看中的不是我的折紙,而是折紙過程中體現出的創造能力和藝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