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調查
學生玩手機游戲很普遍
7月6日,少年宮,記者隨機采訪了11個小學生(8個男生、3個女生)。其中,9人明確表示喜歡玩游戲,有5個人經常用父母的手機玩游戲,大多數孩子會每天在電腦或者手機上玩游戲,只有2個學生的家長明確規定了游戲時間,主要的游戲時間集中在周末。
小菱今年10歲,父母不在身邊,跟著奶奶生活,每天下午放學回家,他都會在自家電腦上先玩一會再做作業。小菱最喜歡到一些游戲網站玩在線小游戲。“這些游戲網站有些是我自己發現的,有些是同學告訴我的。”他經常玩的在線小游戲包括益智類、動作類、棋類、冒險類、體育類等。
對于玩游戲這事,孩子們的普遍反應是,“很正常啊,幾乎所有同學都玩,如果不玩,就沒法和大家一起討論了。”
我們也采訪了一些已經考上大學的“學霸”。他們說,學會自己分配時間非常重要。
去年,小雷考上了南開大學。她平時也喜歡用手機玩一些小游戲。她說,自己會定制一個時間任務表,在任務完成后再玩游戲,要忍得住。
小程去年考上了北航,平時也喜歡玩《英雄聯盟》。他說,要在學習和游戲之間找好平衡點,不能一邊玩游戲一邊學習,這樣兩邊都沒有,游戲和學習都要適度。
■各方說法
資深網游愛好者: 游戲中可以輕易獲得成就感
無論是手機游戲還是電腦游戲,本身并非洪水猛獸,但卻讓不少孩子深陷其中。這些游戲為什么能夠輕易獲得孩子們的喜愛?資深網游愛好者“肉肉”(網名)說:一個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現實中需要奮斗才有可能得到的東西(比如成就感、自豪感),在游戲中可以輕易得到。
“這種情況在手機網游中更為普遍。”“肉肉”說,如今絕大多數的手機網游都有一個相同的套路——“充值”,用現金購買游戲里的虛擬貨幣,來提升玩家操控角色的屬性、外觀,從而實現對其他玩家的超越,獲得滿足。
“如果為一款手機網游花錢,這將是一個無底洞。”“肉肉”說,他曾經為一款手機網游充值3000多元錢,但在那款游戲中,他還算是投資比較少的玩家。
在“肉肉”看來,通過網絡,可以和朋友一起玩游戲,這些都是談資。對一些孩子來說,如果得不到家長的認可,加上成績不好,就特別需要得到認同。”這時,打開游戲,殺幾個“人”,打一些好的“裝備”,這種認同感自然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