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張嘎專心研究起父親制作手工餅的傳統工藝,什么地方可以改進?如何能不改變品質而提高數量?特別是在銷售方面,張嘎發現,父親多年來的顧客都是靠口耳相傳這樣的原始方式吸引而來,盡管口碑好,但是方圓幾里的食客人數有限。
在互聯網時代長大的張嘎看到了父親做手工餅的優勢和不足。“現在是信息時代,好產品肯定會有好市場,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和技術來自我營銷。”
和父親商量后,信息靈通的張嘎采取掛靠合作社、依靠網絡平臺推廣等方式來塑造手工餅品牌,同時根據顧客需求加工,把好質量關,不使用添加劑。
半年時間,張嘎的手工糖餅、棗餅獲得更多消費者歡迎,銷售市場從昂素鎮擴展到整個鄂托克前旗和相鄰的市、縣、旗。2015年7月,張嘎成為鄂托克前旗青氏純香食品廠的法人代表,從家庭作坊式加工走向公司化運作。
張嘎介紹,2016年手工餅市場逐漸打開,半年時間加工手工餅12萬個,純收入10萬多元,回鄉創業終于有所成績。
與此同時,張嘎的鄉親們也在手工餅食品廠的帶動、幫扶下逐漸增收致富。張嘎告訴記者:“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看到鄉親們的生活慢慢變得更好,我就很知足了。選擇回鄉創業,建設可愛的家鄉,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兒。”
2016年,昂素鎮黨委、政府授予張嘎“最美創業致富帶頭人”,鄉親們無不喝彩。(作者 張瑾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