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15日訊 (閩南網記者 林瑩瑩) “鋼琴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凈化人的思想與心靈,還可以提高對音樂和藝術價值的鑒賞能力。”青年鋼琴教育家溫曉斌熱愛鋼琴的原因,很簡單卻美好。
正是為了這么個簡單的理由,他堅持了二十幾年。從中專時的“半路出家”,到鋼琴家趙曉生口中的“是一位充滿創意的了不起的奇才”,二十余年的刻苦與辛酸鮮有人知,卻完美地詮釋了對鋼琴的熱愛。
而在技藝收獲名家肯定的同時,他的另一個舉動,也讓他獲得了更多的贊譽和好評。18年的教學生涯,他也將對鋼琴熱愛,延伸成為對于鋼琴教學的熱忱,他所培養的學生,在國內屢次斬獲佳績,也為泉州鋼琴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而在近日,閩南網記者也對泉州海倫藝術教育藝術總監溫曉斌進行專訪,揭開他心中的“鋼琴世界”。
“惜才”、“愛才”、“護才”
行業內,很多人對溫老師的評價出乎意料的相似:“惜才”、“愛才”、“護才”。對于這一點,溫老師并不否認,看到每一個癡迷于鋼琴的學子,他仿佛看到了年輕的自己。
一晃二十幾年,那一段癡狂的歲月,每次想起,依然還是讓他心潮澎湃。
他是典型的“半路出家”。因為特別熱愛鋼琴,在中專時選擇專業,他果斷選擇了鋼琴表演。
只是,囿于環境所限,沒有高人的指點,資訊也相對閉塞,一開始,他的音樂之夢只能停留在當一位業余教師的層次。
對于不少人來說,到了這個地步,鋼琴生涯基本上就告一段落了,但是溫曉斌卻在這里開始了人生的逆襲。1999年的“下海派”大學畢業分配回中學任教,為了能全心投入鋼琴教育事業,毅然辭去學校音樂教師公職。在教學過程中,他也不斷跟隨名家學習,不斷地試探著自己的潛能。
這份學習的心態,也轉移到學生的身上。遇到好苗子,他一定不計代價地去培養這些孩子,柳力瑋、歐陽鈞鈴、陳翔、吳思鈴、莊嘉妮等都是他一手挖掘出來的好苗。
學生獲獎無數 他很欣慰
在溫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學生們皆取得優異成就。
其中,陳翔6歲師從溫老師學習鋼琴,曾獲2010第三屆上海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泉州賽區幼兒組第二名、四手聯彈組第一名。
吳思鈴5歲開始師從溫老師學習鋼琴,曾獲福建省音樂家協會主辦福建省首屆青少年鋼琴、小提琴大賽暨郎朗福建新年音樂會琴童選拔賽鋼琴I組(一等獎)第二名 ;2010第三屆上海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泉州賽區四手聯彈幼兒組第一名、全國總決賽銅獎。
柳力瑋3歲開始師從溫老師學琴,曾榮獲泉州市教育局主辦泉州市第十一屆“賢鑾”杯中小學生鋼琴比賽小高組一等獎;泉州市文化局主辦第二屆亞洲青少年音樂比賽泉州賽區鋼琴兒童組二等獎、六級組二等獎;“施坦威”杯全國鋼琴大賽華東六省一市賽區第一名等獎項。
莊嘉妮6歲開始師從溫老師學鋼琴,細心的溫老師發現嘉妮自幼顯露音樂天賦,在溫老師的栽培下她拿獎無數,曾榮獲香港鋼琴學會、德國斯圖加特音樂演藝大學主辦海倫杯“第四屆國際(香港)中國作品鋼琴大賽”少年A組一等獎;文化部2011金鼎紅色(北京)中華青少年優秀藝術人才選拔活動大賽泉州賽區金獎;并以鋼琴專業第一名佳績考入廈門市鼓浪嶼音樂學校,全國鋼琴專業第一名佳績考入上海華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等榮譽。如今,莊嘉妮已經成為這所藝術學校所有學員的榜樣了,也為泉州這座城市增添了光榮的一筆。
學生獲獎無數,溫老師也滿是欣慰,一個個成長起來的鋼琴苗子,就像是他自己鋼琴生涯進一步延續。
這種欣慰感,讓他備受鼓舞,也著力在這一路上繼續前行。除了他創辦的鋼琴學校教學活動之外,他還是全國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國家級考官,曾應邀成為鋼琴及考級比賽的評委,為一些規則高的賽事打分。
此外,他還計劃在適當時機,將上海音樂學院國際鋼琴大師班及全國鋼琴大賽引入到泉州這座熱情渴望打造文化藝術之城的城市,得到國內最好的鋼琴資源的滋潤。
泉州海倫藝術中心教育總監溫曉斌簡介
溫曉斌,青年鋼琴教育家、文化產業復合型藝術家,中國海倫藝術教育藝術總監、海倫新巴赫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泉州市海倫鋼琴藝術培訓學校校長、泉州市藝術教育學會執行會長、泉州市藝術教育學會鋼琴教育委員會會長。曾任職上海音樂學院國際鋼琴藝術中心主任助理,致力于促進中國藝術教育事業的全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