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魔抗戰14年
現在能正常說話行走
“住院治療費太高,實在沒辦法只有選擇回家為孩子做康復訓練。”楊英說。
回家之后,夫妻兩人分工,楊英負責王奚汝的膳食營養,王善富負責幫助王奚汝做康復運動。為了王奚汝的身體能夠恢復,兩人在家里制定5年的康復計劃,一周跑一次重慶兒童醫院,向醫院康復師介紹康復情況。
為了重新建立起王奚汝的語言能力,一家人每天吃飯時都要反復說話,讓王奚汝跟著學。“一句一句地重復教。”楊英說。在家康復的第5天,楊英在給王奚汝喂飯的時候,王奚汝 “啊”了一聲。孩子能發聲了,楊英喜極而泣。楊英說:“雖然不是很正確,但感覺很欣慰,看到了希望。”
接下來的日子里,白天夫妻倆上班,王奚汝還得到醫院打針輸液。楊英介紹,王善富買來自行車幫助孩子做康復運動,找運動平衡感。為了不摔,王善富兩只手一上一下扶著王奚汝,支撐整個車的平衡,每天10分鐘。隨后自行車康復計劃從原來的每天10分鐘增加到每天1個小時。5年康復計劃中,共騎了3輛自行車,楊英也幫助其學會了左手寫字。王善富表示,騎自行車兩個月后夫妻倆曾想放棄,但王奚汝的堅持,讓夫妻倆決定一直堅持走到現在。
如今,王奚汝能夠正常說話,交流無障礙,行走正常。班主任李老師介紹,她在課間還喜歡和同學開玩笑,她4年多在石河中學的變化,全校師生有目共睹。看到現在的王奚汝,王善富介紹,14年一直為她看病的重慶兒童醫院的醫生黃志稱她的康復為“一個奇跡”。
獲“最美中學生”
正備戰高考
2017年2月,大竹縣石河中學王奚汝的感人事跡被團中央評為2016年年度全國“最美中學生”。
石河中學團委書記易中華介紹,雖然父母都有正式工作,但是為了她散盡家財,一家人住在學校40平方米左右的教師宿舍里,只求王奚汝能夠回到正常人的生活。王奚汝一直和父母堅持康復,才恢復到今天這個樣子。
王奚汝表示:“希望自己盡快好起來,我還想到外面去看看,現在正在努力備戰明年高考。”而被問及她想對父母說什么?王奚汝落淚,擦干眼淚后說:“以后會多陪陪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