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州市教育局發布了學生“陽康”后恢復體育鍛煉的指南。寒假到來,這對學生循序漸進恢復體育鍛煉有所幫助。但針對4月份進行的體育中考,有不少初三家長陷入了焦慮,認為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影響,孩子為了備考高強度鍛煉會吃不消,存在健康風險,建議取消今年的中考體育。
2023年體育中考是否有必要取消?如何讓學生安全地進行體育鍛煉?為此,羊城晚報記者采訪家長、老師、校長和醫生等,傾聽了多方意見。
家長:擔心孩子備考引發健康風險
“對于即將到來的2023年體育中考,就目前收集到的反饋來看,大部分家長希望‘暫停’。”廣州某中學初三學生家長吳女士,承擔了孩子學校初三年級家委會的工作,近段時間來,針對是否建議取消今年體育中考的問題收集了家長們的意見。
吳女士向記者展示了一封綜合家長意見的建議信。信中提到,自去年12月以來,班級陸續有學生因感染新冠病毒臥病在床,無法進行正常的體育備考訓練,若今年體育中考如常舉辦,可以預見大量學生不得不短期內加大運動強度,或會導致不可逆的運動損傷。信中還提到,大家對于新冠的認知還比較有限,康復后進行運動對身體的影響尚無定論,再加上有感染者運動后誘發心肌炎甚至死亡的消息,導致家長們很焦慮。
記者留意到,部分家長還給出了另一種解決方案——降低考試標準。吳女士也稱,若一定要考試,建議下調長跑、游泳等項目的滿分標準,“參加2023年中考的孩子在初中階段經歷了三年疫情,鍛煉的阻力更大,但近年來廣州體育中考滿分標準一直升高,而且這段時間有不少學生感染了新冠病毒,如果仍維持原來的標準不太合理。”
另有初三學生家長劉女士表示:“去年廣州疫情反復,孩子上了2個多月網課,宅家沒有場地也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最近孩子感染新冠,轉陰后不敢劇烈運動,很擔心中考體育考得太差,拉分太多。”
學校:建議今年中考體育不用分數衡量
“理解家長的擔心。‘陽康’后多久可以運動,應有醫學專家的嚴格論證。中考體育是全國性的政策,做出變動應有全面、專業、科學的依據,而不僅僅是一部分家長的說法和訴求。”對于學生“陽康”后如何科學進行體育鍛煉,特別是初三學生如何備考體育考試,學校方面也很關注,一位中學校長如是說。
另有一位中學校長坦言:“目前對學生的感染情況沒有太多把握,萬一學生在備考體育考試中出現意外,后果不堪設想。但選拔性考試會迫使學生盡力備考,鍛煉的強度如何把握,確實需要科學的指導。”這位校長建議,今年廣州中考體育可參考美術、音樂等科目的考試要求,成績只評等級而不用分數衡量,這樣既能保障孩子的健康,又能促進孩子進行適量運動。
“如果今年取消中考體育,明年呢?后年呢?”廣州南沙區一位中學校長表示,今年體育中考在4月份進行,而2月6日即將迎來新學期,開學后學校如何安全地開展體育課是更緊迫的事情,建議教育部門盡快作出相關指引。
“體育鍛煉這件事不能急。”蔣老師是一名中學體育老師,目前負責初一、初三的教學。為了減輕家長的焦慮,她特意為學生制定了詳細的寒假訓練計劃。根據計劃,“未感染”“康復4周”“康復3周”的學生在有氧運動的強度上有所不同,例如足球顛球的次數分別為500次、300次、200次。但每一位學生都要參與力量訓練,包括平板支撐、俯臥撐、深蹲、雙腳提踵。“體能是運動的基礎,需要在康復的前提下循序漸進地恢復。”蔣老師解釋道。
蔣老師認為,2020年,廣州體育中考調整為“自由選項”,只要選自己最擅長的兩個項目即可,難度有所降低。目前建議學生先做好應考準備,以不變應萬變。她表示,建議學生在身體康復后,通過從自重小力量和足球基本功訓練開始,慢慢過渡到快走和慢跑訓練,距離由短到長,同時監測心率控制強度,跳繩最好在慢跑訓練恢復八成左右后再進行。
醫生:建議青少年循序漸進恢復鍛煉
針對青少年感染新冠后如何恢復鍛煉,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楊京華,在1月10日廣州召開的新冠病毒防治中醫藥專家訪談會上談到,“首先要看是否有明顯的、嚴重的基礎疾病,或是否出現肺炎、心肌炎等并發癥。如果都沒有,自我感覺良好,可以在核酸轉陰一周后開始進行一些運動。運動的原則是循序漸進,從低強度逐漸向中強度、高強度過渡。”
“目前的醫學研究認為,‘陽康’后不能劇烈運動,但并非不能運動。”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傷中心主任醫師、中國馬拉松“醫師跑者”創始人趙京濤也表示,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指引,感染新冠康復后恢復鍛煉可分為五個階段,包括為恢復鍛煉做準備、低強度運動、中等強度運動等,建議按照該指引科學恢復規律的鍛煉,這樣也有助于學生盡快從陽康后的虛弱中恢復過來,改善體質、提高免疫力。
萬一孩子為了拿高分拼命鍛煉誘發心肌炎怎么辦?楊京華表示:“新冠是否影響孩子的康復運動,建議用兩個比較簡單的辦法來判斷。一個是看孩子的運動耐受能力有沒有受到影響。如果心肌受損,孩子的運動耐受能力就會下降,可能出現運動后心跳明顯加快。同時,孩子在運動后出現胸悶氣短或大汗淋漓,也要警惕。第二個辦法是在孩子安靜狀態下數脈搏,如果孩子的脈搏超過正常范圍或低于正常范圍,則要警惕是不是心肌受損。”
趙京濤表示,運動是心肌炎的一個誘發因素,這是指不科學的運動,科學的運動會促進損傷心肌的康復。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五階段運動法逐步恢復鍛煉,心肌炎的發生率會大大降低,不必過分焦慮和擔心。
“我認為不是要簡單地取消體育中考,而是要盡快組織專家制定安全、科學的體質考核標準。”趙京濤還提到,相關部門應盡快組織醫學和體育專業人士研究制定出一個科學的體質評估系統,而不是簡單評估誰跑得快。比如,某考生“陽康”兩周,在跑步時可能速度會慢一點,但他同樣跑完了1000米,而且在跑步的過程中,心率達到了自己平時最大心率的一定百分比,也就是說達到一定的有氧程度,那么他的跑步就是科學的,也要給他相應的高分。(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王沫依 蔣雋 陳曉璇 林清清)
廣州市教育局:
將聯合衛健部門充分研判
科學安排今年體育中考
如何科學安排2023年體育中考?1月10日,廣州市教育局回應稱,將聯合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進行充分研判,并根據體育中考相關政策規定審慎決策,科學安排2023年體育中考。
廣州市教育局表示,近日關注到部分網民、家長反映,擔心學生感染新冠病毒康復后,短期內難以適應高強度體育訓練而影響中考體育成績,并通過多種途徑向教育部門提出建議。十分理解廣大家長朋友們的心情和憂慮,也非常感謝大家對廣州教育的支持與信任。體育中考是貫徹落實《體育法》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要求,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和促進學生重視體育鍛煉和增強身體素質的有效手段。近年來,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每年的體育中考具體執行政策,均根據省教育廳指導意見,結合疫情形勢和學生實際身體狀況適度調整,確保全過程安全順利有序。
關于學生感染新冠病毒康復后進行鍛煉是否有損害、損害程度如何等專業問題,廣州市教育局將聯合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進行充分研判,并根據體育中考相關政策規定審慎決策,科學安排2023年體育中考,及時向社會公布。(羊城晚報記者 蔣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