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恬
飲食是一切文明的基礎。隨著中國全球影響力的增強,中餐也越來越多地為世界所認識和喜愛。相比從文化、歷史、地理的角度認識中國,美食作為一條更加便捷的路徑,讓國際友人可以有滋有味地認知這個東方古老國度。在此契機下,湖南衛視第三季度即將推出一檔原創節目《中餐廳》,以美食為載體,通過嘉賓們的海外經營之路向世界傳播中國食文化。
打破傳統原創出新
《中餐廳》率先引領美食文化輸出
區別于一般的美食節目,少掉“精湛的廚藝”和“繁復的過程”,《中餐廳》通過對外經營向國外友人充分展現美食的豐富內涵。美食成為了連接中國和外國友人的橋梁,而通過明星創業的表現形式,也將讓觀眾感受到不契的創業精神,展現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做一檔原創節目同樣對團隊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主創王恬團隊可謂“三年磨一劍”。早前制作《透鮮的星期天》時就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將美食文化推出國門的想法一直從未間斷。這次,與制作過兩季《花兒與少年》的陳歆宇團隊聯手,總導演早已“摩拳擦掌”,表示“節目將不負‘中餐廳’盛名,除了美食,中國傳統文化也會有充分的展現,全新亮眼的中國元必將在異域為觀眾們帶來欣喜。”
平臺決定高度
湖南衛視讓世界在舌尖上讀懂中國
隨著一個國家快速發展,影視產業成為文化傳輸中不可忽視的力量。在為觀眾帶來“快樂”體驗的同時,湖南衛視也一直在堅守自己的文化追求,制作了相當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節目。像堅持了十幾年的節目《漢語橋》,它以漢語言為橋梁,為“一帶一路”文化做了很好的鋪設,一度讓世界刮起了一場經久不衰的“中國風”;親子戶外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不但給80后父母們展示了一部生活教育百科全書,而且被賦予了新西蘭文化大使的稱號,成為中國文化外交的典范;走“老少搭配”窮游異國的路線的《花兒與少年》讓人文風情得到放大,地域文化得到發揚……
湖南衛視一直以來的思維方式以及節目理念,不但讓我國當前流行的文化內容展現,也讓我們在文化產業發展方面的越來越自信。《中餐廳》作為一檔極具中華美食文化特色以及中國式創業、生活特色的電視文化新品牌。便是在響應“一帶一路”文化輸出政策號召基礎上誕生的。
美食無國界,美食文化更是民心相通的先行官。經過精湛團隊長時間的打磨、沉淀,《中餐廳》意圖以美食為紐帶,在突出中華美食驕傲的同時,強化傳統元素,引發國人乃至世界華人華僑的情感共鳴,進而深度經營推廣中華美食文化,讓世界讀懂中國。
一段瘋狂的假期,嘉賓們該如何在異國他鄉經營一家中華美食餐廳?中國八大菜系,十大名小吃,誰有資格能代表五千年沉淀出來的飲食文化?又該以怎樣的方式能夠實現最大限度地推廣中國文化?所有的元素細節都會在《中餐廳》里都被推到嘉賓們的面前。它呈現的不僅是一款中餐大菜,更是一場美食輸出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