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體育館向來是不少演唱會的標配,但事實上,劇場正逐漸成為演唱會的又一聚集地。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近一個月內北京將舉辦18場演唱會,其中有7場都在劇場舉辦,而在大型體院場館的僅有5場。相較于大型體育場館,劇場演唱會的演出成本相對低廉,現場的互動性也更強。但是劇場演唱會若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還需在演出檔期安排、軟硬件設施上有進一步的優化。
蔚然成風
京城中各式各樣的劇場是不少消費者休閑放松的好去處,無論是逗樂的相聲、雅致的昆曲;還是氣勢磅礴的京劇、內容百變的舞臺劇,都輪番在京城的劇場內上演著各自的精彩。但事實上,除了一些常規的劇目演出外,向來扎根在大型體育場館的演唱會,正逐漸在劇場中掀起一股熱潮。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近一個月內,北京將舉辦18場演唱會,其中有7場都開在劇場里,大型體育場館僅有5場,其他則分布在綜合性場館、LiveHouse以及酒吧等演出場所。在業內人士看來,相較于大型體院場館動輒千萬元的演出投入,劇場演唱會的成本相對低廉,現場的互動性也更強,再加上劇場能提供較高質量的演出環境,自然會受到更多歌手的青睞。
“在大型體育場館看演唱會主要是為了體驗熱鬧的氣氛,但是在劇場看演唱會則更加關注演出者本人。”消費者馬女士表示,大型體育場館是流量明星演出的標配,但是有很多中年藝術家或者較為小眾的音樂人同樣也有演出需求,在此情形下,劇場無疑是最佳選擇,“從消費群體上看,年輕人或許還會對LiveHouse感興趣,但是中老年消費群體顯然更適合在劇場觀看演唱會”。
演出行業人士黎新宇指出,2016年演唱會票房增幅大漲,一方面是由于大型體育場館演出場次增長較快,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劇場的演出活躍度有所增加。2016年劇場演出場次共6888場,占演出總場次的28.2%,成為第二大類活躍演出場館,今年以來,這樣的趨勢越發明顯,在劇場舉辦的演唱會數量也直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