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參觀者駐足“廈門展區”了解示范區建設情況。
10月16日—19日,2025世界航海裝備大會在福州市舉行。在大會特設的“福建省加快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回顧與展望展”上,廈門展區成為一個亮點——它呈現了廈門牢記囑托、奮勇爭先,全力推進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的成果。
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對海洋經濟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廈門海洋部門聚焦重點,打造特色,培育壯大包括發展航海裝備產業在內的海洋新質生產力,加快鋪展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的宏偉藍圖,取得的經驗備受矚目。參加此次大會的過程中,廈門的海洋部門在展示發展成果的同時,緊抓機遇,深化對接合作,謀求更多領域的共贏。
內容扎實 核心數據亮眼
“廈門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展板上,內容涵蓋示范區建設的主要任務、功能定位、示范效果,以及行業發展情況等,圖文并茂,讓人一目了然。
經過5年努力,廈門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取得了哪些具體成效?“廈門展區”向參觀者披露了一組數據:廈門的示范區建設順利完成了各項任務和指標,特別是海洋生產總值占全市GDP比重已達30%,“絲路海運”已通達全球152個港口,海洋碳匯交易量占全國80%,廈門國際海洋周吸引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此外,在法治支撐、產業優化、港航貿一體化等方面廈門示范區也總結形成了10大典型經驗。
可以看出,廈門海洋產業發展呈現雙輪驅動態勢。港口航運、濱海旅游等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海洋藥物與生物制品、海洋高端裝備與新材料、海洋信息等新興產業也在聚勢突破。
“廈門是我國海洋學科的發源地,依托涉海科研優勢,正加快打造海洋負排放國際大科學計劃、鷺江創新實驗室等一批高能級平臺,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持續完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廈門市海洋發展局相關負責人向參觀者介紹。
體驗感強 實物展品豐富
大會開幕的第一天,“廈門展區”就屢屢讓中外參觀者駐足——他們抬起頭仔細閱讀展板上的文圖,俯下身饒有興致地察看廈門海洋產業發展不同領域的代表產品或設備模型。
此次“廈門展區”征集了各色實物展品。藍灣科技的高純度硫酸氨基葡萄糖是全球純度最高的氨糖制品,具有修復關節軟骨的功能;金達威輔酶Q10(原料)連續多年全球市場占比超過50%;BalClor壓載水處理系統作為船舶關鍵輔機設備,是七二五所雙瑞環境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船用壓載水處理系統,市場占有率穩居全球前三,大型船舶裝船量全球第一;由廈門大學完全擁有知識產權的3000噸級廈大“嘉庚”號科考船,具備多學科綜合觀測能力;廈船重工LNG雙燃料汽車滾裝船是采用液化天然氣(LNG)與燃油雙燃料混合動力系統的新型汽車運輸船。為增強參觀體驗感,展區還配套了航海模擬器等互動型展品。
搭臺唱戲 強化招商推介
近年來廈門海洋新興產業的崛起,繞不開廈門海洋高新區的建設。目前,該園區正重點發展海洋高端裝備制造與新材料、海洋生物制品及功能產品、海洋信息與數字產業等六大產業,建設三大科研平臺。廈門海洋高新區的展示,也是示范區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來,隨著海洋三所翔安基地、海洋創新產業園(一期)等多個樓棟封頂、主體結構驗收,廈門海洋高新區正從圖紙轉變為現實。10月16日下午,廈門市海洋發展局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組織舉辦了一場招商推介活動,通過解讀政策、參觀對接,進一步釋放出廈門海洋招商的產業強音。“我們已備好各種‘政策禮包’、搭好‘產業舞臺’、鋪好‘服務軌道’,誠邀世界各地的涉海企業來廈共同書寫‘藍色經濟’新篇章。”廈門市海洋發展局誠意滿滿地發出邀約。此次招商推介活動,吸引了挪威船級社(DNV)、青島海洋集團、徐州中和重工以及來自福州、廈門的涉海企業和高校院所參加。
(文/圖 廈門日報記者 王元暉 通訊員 佘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