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單的飯菜,就是父女倆的午餐。
艱難抉擇 從準備輟學到帶父親上學
王琳芳是黎明職業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市政專業大三學生。她1992年出生于寧德福安,本來還有一個妹妹,小的時候被送了人。在她很小時,父親就因為痛風結石走路一瘸一拐,起初生活還能自理,五六年前病情惡化后,就基本癱瘓在床。如今,每隔一段時間,父親的雙腳掌就會腫脹,然后流膿,如此反復,發作時整晚都無法入睡。王琳芳告訴記者,這是一種家族遺傳病,父親和三個伯伯都未能幸免,只不過大伯和二伯輕微一些。
王琳芳記得,父母在自己很小時就分開了,當她讀高三時父母辦理了離婚手續。從那時起,照顧父親的擔子就落在了三伯的肩上,但三伯兩年前離世,父親就轉由大伯父和大伯母照顧。今年,大伯父和大伯母去福安城關的兒子家,父親無人照顧,她向當地慈善機構申請資助未果,遂萌生了輟學在家照顧父親的念頭。老師和同學得知消息后,極力勸說。開學的日子越來越近,王琳芳終于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把父親帶到泉州,帶到自己身邊,邊上學邊照顧。
9月中旬,在同學的幫忙下,王琳芳將父親接到了泉州。
辛勤付出
學習顧家之余兼三份工
照顧父親的日子里,并沒讓王琳芳覺得有多苦。在她看來,只是每天的午休時間比其他同學緊張一點而已。“只要早上比別人早起一些,晚上比別人晚睡一會,學習的時間就會有了。”她笑著說。
每天幫父親擦洗身子,一個星期左右,王琳芳還會將父親背到衛生間里幫他洗澡。因為沒錢,遇到下午沒課或者周末時間,她就在租房里自己煮飯,米飯配碗清湯將就著對付一頓。為了多掙點錢,王琳芳發過傳單,當過書店職員,在酒店打工過,最多時一周兼了三份工。
忙碌的學習之余,還要撐起這個家,讓這個瘦弱的女孩難免有些吃不消。“我不后悔,路再艱難也會走下去,因為他是我爸爸,是他給了我生命。”說這話時,王琳芳臉上又綻放出堅強而樂觀的微笑。
學校 將盡最大可能幫助她
對于學校和老師同學的幫助,王琳芳一直充滿感激。
王琳芳表示,班主任和同學們知道她的事情后,經常會過來租房看望他們,聊天,提水,打飯。班里有什么事,也會特別照顧她,比如申請獎學金那天她剛好請假,班長就幫她填了。
學院輔導員陳遠宏告訴記者,王琳芳在學校表現優秀,兩年多來成績都是班級前3名,多次申領到獎學金,還是學校自律會女生部部長。校院領導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前往看望,并為她申請最大幅度的困難補助,還想過幫她募捐,但被她婉拒了。
目前,學校已為她減免學費,校學工部表示將盡最大可能幫助她。(記者 吳志明 陳小陽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