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洛江區不斷加強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大力引進創新創業專家人才,努力培養創新團隊,著力推動科技創新、智慧創新。

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
在雙陽街道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的無菌生產線內,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正熟練地在進行切苗、轉代等培育工作,排列整齊的貨架上擺滿了正要出貨的成品。
作為泉州市2020年授牌認定的院士工作站之一,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通過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中國林業科學院、福建農林大學、福建農科院等單位合作,組建院士團隊開展“組培污染防控技術研究”項目研究,力求解決植物組培微生物污染問題,攻克種苗受病蟲侵害、植物保鮮時長過短等難題。
據了解,微生物污染一直是植物組織培養的三大難題之一,也是影響企業盈利點的技術瓶頸之一,以前泉美生物每年因微生物污染造成的直接損失約300—500萬元。院士工作站自成立以來,工作團隊針對植物組培過程出現的主要微生物菌株進行“全面體檢”,并根據鑒定結果“對癥下藥”,制定出適合組培產業化生產的針對性、全面性的技術方案,避免“漏網之魚”造成組培過程中后期污染,減少企業損失。
為進一步加強專家工作站建設,更好發揮專家及其創新團隊作用,企業為工作站提供了科研經費80萬元,配備高速冷凍離心機、超速冷凍離心機、PCR擴增儀等儀器設備。同時,市科協下撥院士工作站第一期補助資金60萬,區級兌現院士工作站人才平臺建站補助經費10萬元,為工作站建設提供支持與保障。
目前,“組培污染防控技術研究”項目共為公司提高產品附加值約6千萬元,企業種苗出口數量連續5年呈兩位數增長;2020年銷往美國、日本、歐洲、澳大利亞等地訂單比去年增長了25%,銷售盈利近800萬元,大大提高了公司植物組培苗產品市場競爭力。
企業總經理李雪表示,“非常感謝市、區科協對我們院士工作站的支持與指導,未來幾年,企業將持續關注國內外植物生態學領域,對植物發展進行研究、攻關,逐步篩選出系列優質種苗,提高公司植物組培品質與移栽成活率,以及公司植物組培苗產品市場競爭力。”
方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專家工作站
來到公司的研發基地,專家工作站領銜專家、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賴志超正在研究建筑結構的設防強度,并對研究項目“開孔組合剪力墻的設計與制造應用”實驗內容進行反復的核對、修正等工作。
根據洛江區柔性引才的工作機制,專家工作站引進了4位高層次人才,為建站單位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并通過與泉州黎明大學、福州大學、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進行全面合作,研發多層或低層裝配式鋼結構房屋系列產品,完成對應的原型房屋的建設工作,為公司解決建筑結構設計、材料受力性、抗震性等方面的瓶頸問題,提高公司建筑科研水平。
“我們將借此契機,從更多維度推進技術整合和催化。”賴志超表示,專家工作站科研合作項目一期預計投入上百萬,且市級下撥專家工作站第一期補助資金及區級兌現專家工作站人才平臺建站補助均已到位,解決了科研經費問題。
下階段,專家工作站將著力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實現研究項目實施后預計可帶來200萬元以上的經濟效益,助力公司裝配式結構產業轉型升級,為我區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增做貢獻。
出謀劃策 牽線搭橋
近年來,區科協認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才港灣計劃,深入一線科技型企業,通過各種渠道征集企業轉型升級技術需求,為企業與院士專家團隊合作共建出謀劃策、牽線搭橋。2020年共計柔性引進4家高校院所專家團隊19人,協助達成科研合作項目4個,兌現區級人才平臺補助經費23萬元,爭取上級專家工作站補助32萬元、首批院士工作站獎補資金60萬元,助力我區高質量發展。(陳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