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氣象臺發布降溫藍色預警信號。受冷空氣影響,預計29日夜間起,泉州市氣溫明顯下降,將出現8-10攝氏度的大幅降溫,洛江部分高海拔山區可能會達到寒潮標準。
面對斷崖式的大降溫,洛江區緊急召開會議,就寒潮低溫災害防范應對各項工作進行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做好防御準備,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安全。
寒潮來襲,洛江區農水局工作人員、農技專家立即行動起來,趕赴田間地頭,指導農戶采用相應的技術措施,做好農作物防寒防凍工作。
為落實防御措施,洛江迅速組織農技人員下沉生產一線,指導農民根據不同作物以及畜牧業生產作業特點,采取科學有效的防御措施,做到精準應對、重點防范。同時,將寒潮預警信息和農業防災減災技術措施通過廣播、電視、“村村響”和進村入戶發放“明白紙”等方式發布,確保農戶群眾以及有關涉農生產經營單位知曉寒潮信息,第一時間做好相關防范準備,保障人民群眾“菜籃子”安全。

在豐田農業果蔬種植場可以看到,在溫室大棚的保護下,棚內保持在溫和適宜的溫度,蔬菜長勢喜人。可是,種植場負責人莊榮枝卻擔憂著另外一件事,就是他露天種植的三十多畝四季豆。據莊榮枝介紹,四季豆喜溫暖不耐霜凍,種子低于10度不能發芽,幼苗對溫度的變化敏感,短期處于2-3度低溫開始失綠。
種植場的不少四季豆已經發出了嫩芽,再過段時間便能豐收,但即將來臨的寒潮可能讓作物受凍而遭受損失。所幸,有了農技專家的指導,莊榮枝立刻做好應對準備工作。
“我已經買了谷殼,現在先把雜草準備好,天冷的時候,晚上九點開始慢慢燃燒,燃燒發出的熱量散到周邊空氣中,讓空氣中溫度上升到10度左右,就不會下霜了,菜就不會被凍壞。”莊榮枝說道。
面對寒潮,洛江還注重加強與氣象等部門聯系,密切關注天氣變化,以便及時做好應對;各級各部門按照“保人”“保生產”的要求壓實責任,將責任落實到部門到鄉鎮到村到人,嚴格值班值守制度,認真做好救災種子、種苗、疫苗等應急物資儲備、調劑工作,密切關注農產品市場供求動態,重點關注困難群眾防寒保暖和生產生活保障狀況,并對存在困難的逐一落實幫扶措施,確保我區人民群眾安全穩定度過此次寒潮低溫災害。(吳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