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泉州洛江區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合同制教師。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這一工作如期進行,并于日前完成首批報名工作。跟往年一樣,被選聘招錄的合同制教師,將與在編教師同工、同酬、同管理,并享有同樣的晉升機會。
教師編外“不見外”
據悉,2016年洛江便出臺《公辦中職學校、中小學、幼兒園編外合同教師管理辦法》和《管理細則(試行)》,明確規定合同制教師在請假制度、職稱評聘、評優評先、年度考核、教師培訓等方面與編內教師享有同等權利,與編內教師同考核、同管理,合同制教師的工資與編內教師同標準執行。
胡倩心曾在外地一所民辦學校任英語教師,受政策吸引,她于2018年秋季考入泉州第十一中學,成為該校一名合同制教師,原先的二級教師職稱也在試用期結束后原職稱自然銜接認定。

“現在編制內教師的考試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所以我嘗試考合同制教師,考上了之后我發現,我們合同制老師享受的福利、待遇跟編制內教師是一樣的,相對也比較穩定,所以心里是比較開心的,心理上也覺得更放心。”胡倩心說道。
同工同酬同晉升
區教育局副局長黃鐵水介紹道:“目前,洛江區共有255名合同制教師,每年工資財政預算達2562.5萬元,在待遇上實現了與編內教師同工同酬,洛江還對合同制教師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劃撥績效工資,在農村學校任教的合同制教師,與編內教師同樣享受每月200元的鄉鎮工作補貼和平均500元的農村教師生活補貼。”
在干部選拔任用上,洛江加大合同制教師培養力度,把合同制教學骨干教師培養成學校中層干部,把優秀中層干部培養成校級領導班子成員,全區已有2名合同制教師提拔為學校中層領導干部,泉州第十一中學初三年段長賴志鵬便是其中一名。
“我是在2019秋季的時候被學校任命為初三年段長,當時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還是很激動的,因為這個是學校對我個人能力的一種認可。職場上有往上晉升的空間對于老師來說是一種激勵,特別是對于合同制老師來說,原來職務上升是沒有制度保障的,如今有了保障,可以調動老師的積極性。”賴志鵬表示。
下一步,洛江將繼續創新管理,進一步提升合同制教師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在其專業發展、職務晉升、職稱管理等方面實現突破,培養選拔一批優秀的合同制教師成為學校的業務骨干、中層管理乃至校級領導干部,打通合同制教師在職務晉升方面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