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泉州洛江區圍繞“強基層、聚民心、保穩定、防風險”工作主線,堅持規定動作高質量、自選動作有特色,分級解決了一批熱難點問題,及時消除了一批風險隱患,完善推廣了一批特色亮點,獲評全市“強基促穩”工作優秀集體,3人獲評全市“強基促穩”優秀個人,《洛江區構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多元救治管理服務體系》入選全市十佳示范案例,《洛江區推行“四個一線”監督工作法》入選全市基層組織力創新專項優秀案例。
務實高效
抓好“規定動作”
洛江區積極實施11個專項行動,“強基促穩”專項行動持續深化拓展,村級組織帶頭人提升(“領頭雁”引領示范)、基層法治建設提升、掃黑除惡“治根”“治本”、民意訴求回應機制創新、紀檢監察服務基層化解矛盾等專項行動得到上級肯定。
實施村級組織帶頭人提升(“領頭雁”引領示范)專項行動,打造首批優秀村(社區)主干頭雁導師工作隊,分批到組織建設薄弱、村集體經濟發展薄弱的村(社區)進行“問診”,充分發揮強村帶弱村的優勢作用。開展村干部異地掛職鍛煉工作,參與中心工作、項目實施,進一步強化村級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
實施基層法治建設提升專項行動,構建公調、訴調、仲裁調解等多元調解機制,建立調解組織131個,全年排查調處矛盾糾紛1864件,調解成功率達99.8%。開展“村級公共法律示范點創建年”活動,實現全區“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

實施掃黑除惡“治根”“治本”專項行動,打掉惡勢力犯罪集團、農村惡勢力團伙、“套路貸”團伙各1個,破獲九類涉惡案件35起,抓獲涉黑惡犯罪嫌疑人81人,抓獲涉惡在逃人員9人,涉黑涉惡問題線索辦結率達87.4%;提請辦結7條,提請辦結率達93.7%,綜治三率穩步提升。
實施民意訴求回應機制創新專項行動,提升12345平臺辦理質量,全年平臺及時查閱率、按期辦結率均為100%,溝通率99.6%,群眾滿意率98.2%。馬甲鎮試點推行“周一服務日”工作模式,掛村干部全年累計接待群眾1800余人次,收集、解決群眾訴求182件,辦結率和滿意率均達100%。在全省首創設立“審批黨群并聯服務站”,為項目業主提供政策咨詢、法律服務、業務導辦“一站式”服務。
實施紀檢監察服務基層化解矛盾專項行動,推行“一線監督法”,實行開門接訪、帶信下訪,全年紀檢監察機關受理檢控類初信初訪件87件、同比下降58.9%,其中反映村干部問題34件、同比下降63.44%,鎮、村基層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進一步形成。
突出特色
推動“盆景變風景”
洛江區圍繞提升基層組織力、治理能力、矛盾化解水平,堅持多做“試驗田”,力促點上開花,成功培育一批特色和典型,打造了一條“強基促穩”風景線。
推廣“同心圓”區域化黨建,以“結對共建共治共享”為抓手,形成城鄉黨建要素資源充分互動、不同領域的基層黨建工作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結合部區域化黨建新格局。羅溪鎮“1+1+S”黨建同心圓模式作為首批20個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向全國發布,成為福建省唯一一個入選案例;馬甲鎮黨建“同心圓”入選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復評案例。推廣服務管理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三底”保障新模式,探索構建“村醫組網打底、專家下鄉沉底、政府保險兜底”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多元救治管理服務體系,實現村醫網與社區警網“兩網合一”,有效破解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日常監護、救治保障、隨訪管理等環節的現實瓶頸。推廣“一線監督法”,鄉鎮(街道)紀(工)委、派駐紀檢監察組和機關紀檢監察干部深入一線進村入戶,全年解決問題56個,立案11件。推廣紅色鄉賢參事會,在羅溪鎮前溪村試點成立全市首家紅色鄉賢參事會,讓鄉賢充分參與村級公共事務管理。全區現已成立20個紅色鄉賢參事會,會員400余名,籌集資金近8700萬元,參事議事60余項,解決群眾實際問題40余件。
創新開展“‘夜訪夜談’大排查”行動,在河市鎮“1123”夜訪夜談機制基礎上,出臺《關于在全區推行“夜訪夜談”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推動鄉鎮人員“打卡式”圍著群眾轉、部門職能“應召式”圍著問題轉,去年累計走訪群眾44406戶,排查問題線索625條,梳理群眾訴求或意見建議503條,及時解決238條。創新推行村民小組長考核,量化11項考核標準,對村民小組長履職情況實行月量化考評、定期積分排名、年終表彰獎勵,變“要我服務”為“我要服務”。目前,該做法已在馬甲全鎮24個村257個村民小組長推行。
上下聯動
落實“最后一公里”
強化壓力傳導。通過制定《洛江區“強基促穩”三年行動方案》,建立4個專項組、4項推進機制,明確攻堅目標、時間表、路線圖;各專項組、專項行動牽頭單位、鄉鎮(街道)均成立工作專班,細化方案和具體貫徹措施。同時,發揮績效考評“指揮棒”作用,將“強基促穩”工作納入各鄉鎮(街道)、區直各部門年度績效考評內容,層層壓實工作責任。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充分發揮“頭雁效應”,既“掛帥”又“出征”,通過推進會、協調會、一線辦公等方式,解決問題、推動工作。
激發基層活力。洛江區堅決把提升基層人員工作狀態、工作水平作為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保障,扎實開展黨支部達標創星、“領頭雁”引領示范、“末梢神經”全覆蓋等專項行動,通過組織赴廈門城市黨建學院學習、開展異地掛職等方式,切實增強基層落實“強基促穩”的能力儲備。出臺《關于建立容錯糾錯機制鼓勵改革創新激勵干部干事創業的實施方案(試行)》,按照“三個區分開來”容錯糾錯免責,讓基層干部放開手腳干工作。
調動多元參與。構建區、鎮、村、戶四級黨員聯系群眾機制,搭建干群溝通聯系平臺,暢通為民服務渠道;健全村級民主議事協商規則,創新黨群圓桌會、紅色鄉賢參事會、村民小組長考核等村民自我管理的工作載體和議事平臺,充分調動“兩代表一委員”、黨員、企業家、宗親族老等有威望人士共同參與,把群眾工作做到群眾心里。
2020年,洛江區將圍繞“提升基層組織力、基層治理能力、風險防控能力、矛盾糾紛化解能力”4個方面,組織實施16個專項行動,創新開展“紅色動力”助推基層組織力提升、“三會兩網一動力”樓宇楓橋營造等自選特色專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