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表彰先進激發廣大干部群眾參與道德建設的積極性,日前,泉州市文明委公布第六屆泉州市道德模范名單,福建省扶老公益協會會長、泉州市泉城公益協會執行會長黃明水、羅溪鎮雙溪村村民賴美玲獲表彰為第六屆泉州市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黃明水:男,漢族,1971年1月出生,福建省扶老公益協會會長、泉州市泉城公益協會執行會長。
黃明水,祖籍洛江羅溪廣橋村溪尾1號,從商20多年,是一名茶葉領域的批發商。沉著冷靜、不張不揚,是他的處世態度。“公益事業是我每天都要做的事,而不是等到將來有機會才做!”是他的座右銘。
多年來,黃明水始終積極投身扶貧濟困、尊老愛幼、奉獻愛心等一系列公益活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他的“幫助別人、快樂自已”生活方式,不僅感動了身邊的人,更影響了眾多社會各屆愛心人士,使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務中來。
2014年,黃明水發起成立泉城人公益團隊,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奉獻愛心、服務他人、充實自我。隨著團隊隊伍不斷壯大,為了更好助力公益事業發展,把愛輻射到更多角落,團隊于2017年5月注冊成立福建省扶老公益協會。每一周,黃明水和伙伴們都組織開展敬老、扶幼、助殘、環保、助學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長期為社會各類弱勢群體提供愛心服務。
他個人累計服務時間達3000余小時,負責的協會累計服務時間達上萬小時:在泉州市開展各類公益慰問活251場,其中洛江區活動記錄87場;在全市幫扶900多戶貧困戶,其中洛江區幫扶350戶貧困戶;在全市幫扶貧困人數達5800多人次,其中洛江區幫扶人數達2012人次;在全市幫扶總物資(含慰問金)達1000多萬元,其中洛江區幫扶總物資(含慰問金)達3618600元;累計參加志愿者達3萬多人次!
“愿老人三冬暖、春不寒,真正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愿更多的人能夠加入我們,一起為孤寡病困老人送一份溫暖。”這是黃明水平凡卻不簡單的心愿。
黃明水先后榮獲福建省最優秀志愿者、志愿服務工作先進個人、福建省五星級志愿者等榮譽稱號。
賴美玲:女,漢族,1973年12月出生,洛江區羅溪鎮雙溪村村民。
自從嫁入特殊家庭,賴美玲就扛起生活重擔,無怨無悔照顧夫家3個精神病患者,用汗水、真情和愛心為他們撐起了一片晴空。
20年前,賴美玲嫁入一個特殊家庭:家中三兄弟,老大患有精神疾病;老二離家出走留下幼子(臨近婚齡時也精神失常);丈夫憨厚得有點頭腦簡單;還有一個同樣患有精神疾病的婆婆。婚后第二年,公公因病撒手人寰,隨著兩個孩子出生,日子過得愈加艱辛。生活沒有將她打倒,丈夫外出打工,賴美玲便在家附近的鞋廠打工,悉心養育兒女,照顧家中精神病人飲食起居,任勞任怨呵護這個家庭。
人生之難,在于面對無常和兩難。這樣的坎坷充斥著賴美玲的生活。婆婆性情古怪,經常無緣無故發脾氣、耍性子,喜好在外邊垃圾堆撿她認為是“寶貝”的東西帶回家,關上房門搗鼓。在大女兒兩三個月大的時候,每當賴美玲要幫婆婆打掃房間,婆婆還沒有習慣她的存在,也不愛別人收拾她房間的東西,總是惡狠狠地說“如果敢再來打掃衛生,就把孩子丟到外面”,賴美玲總要千方百計順遂老人心意,先哄好她,再做活計。
大伯(丈夫的兄長)性情狂躁,賴美玲起初非常害怕,經常束手無策。但功夫不怕有心人,賴美玲在簡單的生活瑣事中逐漸摸索,掌握大伯的喜好,每次大伯發脾氣或不愿洗澡,賴美玲就買點煙哄他。“既然成了一家人,那么就要對他負責。”有一年,大伯出去散步莫名失蹤兩個禮拜,把美玲急壞了,托親戚鄰里四處尋找,但凡聽聞哪里有貌似大伯的人,再遠也跑去尋覓,最終,大伯在離家40公里外的泉州市區文化宮被找到了。
一雙兒女是美玲最大的精神支柱,也是她美好的向往和寄托。大女兒步入中學后,家庭環境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習。二伯患病的孩子外出回來性情也暴躁不少,經常半夜來回走動,念念叨叨,時而莫名傻笑、或是粗話張口就來,甚至發展到頻繁地用椅子砸窗戶。女兒常感到驚嚇不能入眠。為了孩子美玲三度搬遷,兩邊顧家,后來在鞋廠新建的員工宿舍安頓。
賴美玲一心想改善家里的生活條件,總是勤勤懇懇工作,里里外外有什么事情,總是第一扛起來。2018年底,娘家老母親不慎跌倒,其他子女都在外打工,擔子便落在家中排行老五的美玲身上,她開始婆家、鞋廠、娘家三邊跑,仿佛自己是一架不會停歇的機器。然而,年紀增長,操勞過度,身體還是出現了問題。2019年初的一天半夜,美玲忽然抽筋難受,只能通過急救車送醫。醫生建議最好是做手術,美玲斟酌再三,心念家中老小,決定保守治療。在家中休養的美玲,手腳不便還伴隨抽筋,一時間連獨立上下床都做不到,心中一度十分沮喪,但很快振作起來,積極開展康復治療。“再過一段時間,身體好一些,總要再去工作”,賴美玲心心念念的,還是操持這個家。
值得欣慰的是,多年努力,婆婆、大伯對她也有了濃厚的親情,態度好上許多,有時也能幫忙一些家務。大女兒在泉州醫高專讀書,不久就可以畢業,小兒子也讀到了初二。賴美玲始終笑對生活,她說,只要孩子們能有個好的生活環境,她就很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