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泉州市2019年度“強基促穩”工作綜合考評結果出爐,泉州鯉城區獲評全市“強基促穩”工作優秀集體,《泉州鯉城區“共建美好古城”城市秩序整治提升“5+1”行動》等3個典型案例入選全市2019年“強基促穩”優秀案例。

“5+1”共享單車整治行動
2019年以來,泉州鯉城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關于開展“強基促穩”三年行動決策部署,全面實施市委部署的11個專項行動,并根據區情實際,聚焦轄區社會治理難點堵點、隱患短板,系統謀劃增設4個自選動作,同步推進“11+4”個專項行動,積極培育、深入挖掘、總結提升典型案例,形成一批便操作、可復制、治根本的基層治理模式,在全區范圍內推廣,推動“盆景”變“風景”,初步形成特點鮮明的“強基促穩”鯉城范本。
針對古城城市管理中群眾反映強烈、矛盾集中的停車亂收費、占道經營、共享單車亂象、非法運營人力三輪車、農貿市場秩序混亂等問題,泉州鯉城區開展“共建美好古城”城市秩序整治提升“5+1”行動,創新全覆蓋的網格化+網絡化管理模式,將整個古城劃分為342個網格、配備897名網格人員,提煉形成“項目化推進、網格化整治、精細化管控、智能化保障、制度化鞏固”城市管理模式。在不斷完善、提升古城城市秩序的同時,泉州鯉城區將城市整治面擴大覆蓋到江南新區,全面啟動江南新區城市秩序整治提升行動,重點對便民攤點、主次干道通行秩序等進行規范,提升整治成效。
泉州鯉城老城區小街巷縱橫,為此,泉州鯉城區探索創新以街巷黨建為引領的基層治理模式,施行了“黨員街巷長”等制度,精心打造金魚巷、通政巷、新春片區等古城“街巷黨建”精品路線,一批黨員街巷長活躍在街頭巷陌,認真做好民情聯絡、陽光議事、糾紛調解等工作,幫助群眾及時反映問題、解決問題,截止目前,全區已有15條古街巷設立街巷長并全面開展工作,累計辦結問題1376項,解決一批長期困擾街居小巷的難點問題,轄區居民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進一步提升。
泉州鯉城區還在全區81個社區建設集“民情接待、法律服務、信訪代理、矛盾糾紛”四位一體的民情接待站,實現一站式匯集社情民意、全領域突破信訪難題,涌現出金山社區“136”民情響應機制、金峰社區“菜單式服務”等一批聯系服務群眾新機制。“四位一體”民情接待工作機制運行以來,共收集民情242條,代理信訪案件15件,化解矛盾糾紛170件,線上線下解答群眾法律咨詢3000多人次,2019年全區重復信訪率同比下降17.6%。
此外,泉州鯉城區全面梳理以“黨員樓幢聯絡小組管理服務模式”“陽光議事廳”“小區鄰里黨建”“個人金牌調解室”“鄉賢+基層治理”等為代表的一批基層治理創新案例在全區范圍內推廣,截至目前已建立104個黨員樓幢聯絡小組、15個樓院黨校,新建小區黨組織覆蓋率達100%,著力推動一批典型經驗加快轉變為基層治理的好“風景”。
下階段,泉州鯉城區將堅持以“強基促穩”三年行動為抓手,在健全社會治理長效機制上下更大功夫,創新完善網格+網絡“雙網一體”現代治理新模式,加快復制推廣一批基層善治典型和創新手段,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