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教育廳公布全省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節優秀組織獎及各項目獲獎名單,鯉城區教育局獲優秀組織獎,鯉城區各中小學將多項大獎收入囊中。
福建省中小學生藝術節每三年舉辦一屆,是全省中小學校美育工作成就的成果展示。本屆藝術節以“陽光下成長”為主題,活動項目分為藝術表演類、藝術作品類、學生藝術實踐工作坊和中小學美育改革創新優秀案例四大類。
據統計,此次比賽鯉城區在藝術表演類節目獲一等獎2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3個;藝術作品類獲三等獎2個;學生藝術實踐工作坊獲二等獎1個;中小學美育改革創新優秀案例獲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
福建省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節
鯉城區獲獎名單
優秀組織獎
鯉城區教育局
藝術表演類節目
聲樂(合唱)一等獎
鯉城區實驗小學《嘀哩嘀哩》
器樂一等獎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法蘭多拉舞曲》
器樂二等獎
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揚帆競游海絲路》
舞蹈三等獎
泉州外國語中學鯉城附屬學校《還我一片蔚藍的天空》
鯉城區實驗小學(金山校區)《原羚》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幸福花》
戲劇二等獎
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 課本劇《小英雄雨來》
藝術作品類
書法三等獎
泉州市第六中學 林嘉妍 《楊柳枝》
攝影三等獎
鯉城區實驗小學 洪英杰 《粒粒皆辛苦》
學生藝術實踐工作坊
二等獎
泉州市第六中學 泉州刻紙
中小學美育改革創新優秀案例
一等獎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 曾鳳蓉、郭嵐靜
《小學生交響樂團建設的實踐與探索——以通政•海峽少兒交響樂團的建設為例》
二等獎
泉州市第六中學 翁建斌、林志明、鄭曉建
《十年傳承 與美偕行——“泉州李堯寶刻紙藝術”非遺校園傳承的創舉》
近年來,鯉城區高度重視藝術教育,大力開展以美育為主題的跨學科教育教學和課外校外實踐活動,確保藝術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斷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水平,讓“藝術之花”在各個學校綻放。
兩大“藝術社團”早做準確,勇于自我挑戰
在此次比賽的藝術表演類節目中,鯉城區實驗小學“小刺桐合唱團”的合唱表演《嘀哩嘀哩》、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通政• 海峽少兒交響樂團”的管弦樂演奏《法蘭多拉舞曲》分獲聲樂、器樂一等獎。
這兩個藝術社團早已成為學校對外交流的一張名片,實行梯隊培養,保證人才不斷層,是他們公之于眾的不二法寶。而此次參賽,他們又不約而同地選擇同一武器“挑戰難度,早做準備”。
“本學期一開始,我們就著手準備這首曲目,當時就希望孩子們能挑戰一些難度。”鯉城實小音樂老師呂喆青告訴記者,比起以前合唱的曲目,《嘀哩嘀哩》在節奏、音域上對孩子們都有較高要求,老師們希望孩子們能走出“舒適圈”,挑戰高難度。
今年12歲的黃子瑩是小刺桐合唱團的一員,“剛開始有時會唱快,老師會按著我們的丹田從基本功開始練習。”而通政• 海峽少兒交響樂團的小號手林子鑫在練習《法蘭多拉舞曲》時也遇到節奏把握不準的難題,他亦是聽老師的建議早早地從基本功練習起。
藝術教育成特色,各所學校均有“法寶”
查看獲獎名單,不難發現,合唱、書法、刻紙……無不體現每個學校的辦學特色,這也是鯉城藝術教育發展的特色:每個學校創設具有地域特色、學校特色的藝術課程體系,形成獨特的辦學特色。
經典閱讀是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的辦學特色之一,此次他們將課本劇《小英雄雨來》搬上舞臺,獲得戲劇類二等獎。“我們希望通過課本劇表演,讓孩子們深入了解這段歷史,也希望他們能在讀劇本、找資料過程中走入人物內心,從而喜歡上閱讀。”指導老師黃紫綠告訴記者。
“從2007年起泉州(李堯寶)刻紙進入課堂后,學習(李堯寶)刻紙已成為我們學校的一大特色,受到師生們的喜愛。”泉州市第六中學教務處主任翁建斌告訴記者,此次比賽,泉州市第六中學的師生將(李堯寶)刻紙帶到現場,為觀眾展示精湛的刻紙技藝,學校在學生藝術實踐工作坊獲得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