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無情人有情。豐澤區各級人大代表以戰“疫”有“我”的主人翁精神,在各條戰線各個領域化身“大白”“小藍”“紅甲”,沖鋒在前,彰顯擔當,紓困解難,積極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堅決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與健康。
“春”天來了
抗疫路上有“蓮”為伴
——豐澤區人大代表、東湖街道少林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蔣春蓮
3月13日,一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爭”悄然打響。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我們只有準備得越充分,居民才能越安全。作為社區“第一責任人”,我帶領社區一班工作者多方聯動,周密部署,筑起了社區防疫的“銅墻鐵壁”。

“明天五點開始區域核酸檢測,4點半到位。”隨著通知的下達,少林社區的全體工作人員開始忙碌起來。此次疫情傳播速度快,隱秘性強,抓嚴抓實每個關鍵環節至關重要。我嚴格按照上級的指示,率先聯系東湖實驗小學作為核酸檢測采樣點的場地,到現場指揮場地的布置,僅僅用了2個小時,8條檢測通道的核酸檢測場地就全部到位。
每次開展區域核酸檢測,都要求當天上午4點半前準時到位。為了確保第二天檢測工作能井然有序,萬無一失,我帶著社區工作人員在深夜寒冷的夜風中,拉起帳篷、綁上繩子、張開橫幅、排好桌椅、貼“一米線”……回到社區服務中心,半睡半醒兩三個小時后,在太陽還未升起時,我們就在現場開展前置工作。白天,穿梭在核酸檢測人群中,我時刻關注動向,修帳篷、維持秩序……直至核酸采樣結束,緊繃的身軀終于放松了下來,但當天的工作不會止步于此。
社區保供是疫情防控以來的一項重要工作,如何協調供應、統籌訂單、分裝包好、配送分發……還要考慮工作人員與志愿者的防疫措施,這些問題紛繁瑣碎,要積極與全體工作人員共同協商工作方案。我把自己當成“一顆釘子”,哪里需要“釘”哪里。很多時候,我在群眾眼中是“志愿紅”,是“守護藍”,也是“天使白”;切菜板、裝菜筐、小推車、塑料袋等是我的“小”伙伴,其他社區并肩作戰的抗疫人員是我的“大”伙伴,我們手攜手,為少林社區的居民生活物資保障提供暖心服務。

少林社區里有很多孤寡、失獨、空巢老人等群體,這個特殊的時刻,他們的生活保障至關重要,特別是封控樓里居民的物資保障。我怕遺漏了一家一戶一人,就組織帶領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上門走訪,逐一摸底調查,整理了五本臺賬,包括社區的居民總人數、陽性感染者人數、密接和次密接人數、特殊人群、工作人員等,做到知根知底、了然于心,并為困難群眾及時送去生活物資,確保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安心居家。
疫情伊始,在一個個清晨、一個個深夜里,我始終以黨旗紅為引領,以堅守和執行為信念,為少林社區筑起抗疫的“防護墻”。
盡管滿是疲憊,但大家需要我,就這樣硬咬著牙,在這場疫情保衛戰中,用初心守護著社區,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努力踐行一名人大代表的使命和擔當。
春天來了,抗疫路上有“蓮”相伴相助。我相信只要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殲滅戰終將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