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臺上,他們是教書育人的教師;疫情來襲時,他們是義無反顧的先鋒。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豐澤區教育系統黨員干部、教職員工主動請纓、火速集結,齊心協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已累計有3156名教師參與協助區域核酸檢測、流行醫學調查、防疫宣傳、封控區后勤保障等志愿服務工作。大家堅信,只要心中有愛,做好各自應有的奉獻,相信風雨之后的彩虹,定當更加絢麗溫暖!
她放下6歲的孩子 報名志愿者抗疫
在朋友圈寫下“泉州加油!必勝”,豐澤區實驗小學的科學老師許麗玲報名成為抗疫一線的志愿者,用自己的方式為家鄉加油。
她所在的學校,是豐澤區的核酸采樣點之一。3月13日上午,疫情突然來襲,正在家帶孩子的許麗玲接到了學校隨時待命的通知。她的愛人是一名警察,比她還早到單位去做準備。許麗玲的孩子只有6歲,在讀幼兒園中班。因疫情停課在家,照顧孩子的工作都由她負責。
“困難是可以克服的。”許麗玲思索了一下,還是決定報名成為志愿者。如此一來,孩子誰來照顧呢?按照采樣點的排班時間,許麗玲準備了不少“哄娃神器”,吃的喝的玩的。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她每天先安頓好孩子再出門,比如早班7點半到學校,她清晨6點就要起床張羅了。
在采樣現場,許麗玲負責的是信息錄入。為不耽誤和影響核酸隊伍的進度,她和同事們達成了“默契”——盡量少喝水,省得要跑廁所。遇到炎熱的天氣,坐一趟班下來,她已是口干舌燥,汗流浹背。忙完大約6個小時的工作,她再匆匆趕回家陪孩子。
“我的工作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許麗玲說,除了她以外,學校還有很多老師都是克服各種困難來當志愿者的,大家都盼望著疫情能早日結束。
平時熱衷公益 她“搶”著做志愿者
3月20日清晨五點半,天還沒有亮,泉州市城東中學的數學老師黃小妹早早抵達華城小區,開啟志愿服務的一天。從城東泰禾、華城小區到海城花苑、豐澤區海濱實驗小學等采樣點,都有黃小妹和同事們忙碌的身影。
身為班主任的她,疫情期間既要上網課、抓學生的防疫工作,還要去現場當志愿者,生活和工作安排得滿滿當當。16歲的女兒很支持黃小妹的志愿工作,知道媽媽要去一線,她雖然擔心,還是不厭其煩地嘮叨著注意事項。
“我的同事們真的都令我非常感動。”黃小妹說,她的志愿者名額是從同事手中“搶”下來的。得知核酸采樣現場需要志愿者,同事們都非常積極,一些即將退休的老同事也搶著上。來不及報名的同事,則主動提出可以幫忙替崗,更有熱心的同事自掏腰包,給同事們準備物資。有抗疫經驗的同事也很熱心,在群里分享經驗,提醒同事們要注意保護好自己。
平日里,黃小妹就很熱衷公益,是古城講解員,也是遺產講解員。每天排到她的班,她都希望能早點到現場接班,讓饑腸轆轆的同事早點休息、吃飯。
“怕苦的話,我就不當志愿者了。”黃小妹說,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她收獲了很多,她的想法很簡單,希望能為家鄉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疫”往無前 逆行追光
疫情就像猝不及防的初夏一樣闖進了泉城,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東美實驗幼兒園黃麗君老師毅然選擇以志愿者的身份進入疫情高風險地區——東美封控區進行志愿服務。
穿起防護服、橡膠手套、鞋套等“戰袍”,走進封控區,持續的入戶信息登記、核酸采集、防疫宣傳等工作令她有些疲憊和喘不過氣,口渴、悶熱等一系列不適反應向她襲來,想喝水的念頭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渴望。1小時、2小時、3小時……喘氣的聲音越來越大,每呼吸一次都要比上一次更用力一點,穿著防護服整整工作9個小時終于迎來了換班的同事。
她說,只有當你親身經歷一線,看到120呼嘯、看到一堆又一堆的采樣管、聞到一次又一次消毒水的味道,這些都是熱愛這座城市的大家在努力奔跑的痕跡,才能明白生命的可貴,才能感受到正常的生活有多么美好。抗疫是辛苦的,但作為城市一員,這些都是應盡的責任,義不容辭。
她說,從最初的害怕到現在的勇敢,因為我在一個強大又溫柔的團隊里。全區各幼兒園均積極響應,組織以行政帶隊、教師參與、保育員協助的志愿者小分隊,迅速投入到抗疫行動中來,前往核酸檢測采集點和封控區防控一線,與市、區、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及醫務工作者并肩作戰,從白天到黑夜,有序輪替,無縫對接,為疫情防控奉獻愛心和力量。
黨員干部帶頭 主動作為
“我是黨員,關鍵時刻隨時吩咐,保證完成任務!”這是有著25年黨齡和40年教齡、即將退休的區教師進修學校林鴻哲老師的一句簡單樸實的話語。隨著疫情的變化,剛接到東海和園封控區急需增派人手時,林老師不顧封控區的風險,第一個主動請纓。在下沉和園小區開展疫情防控的日常工作中,他克服氣溫驟降、風雨不斷的困難,當好“守門員”,在樓棟門口值勤值守,一絲不茍地嚴格執行封控區疫情的防控工作任務。
3月13日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區教育局和教師進修學校聞令而動,迅速集結起全體局機關干部和教研員,組成一支60多人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由分管領導帶隊,下到東海街道寶山社區、法石社區等核酸采樣點和封控區,8小時一班不間斷輪流值守。大家披上紅馬甲,化身引導員、宣傳員、錄入員,與醫務人員、社區工作人員并肩作戰,一絲不茍做好維持秩序、信息采集、后勤保障等工作,經常凌晨四點多就出發,深夜11點多才歸家。
豐澤區教育局組建豐澤區教育系統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援助志愿服務隊,開通24小時心理咨詢熱線電話22661890、22505956,聘請專家制作不同學段的心理輔導機制,按照“一生一策、一師一策”,設立心理疏導專班,及時開展疏導化解,確保師生身心健康。3月30日,抽調34名中小學心理專職教師,分赴全區各封控區、管控區為居民提供心理疏導和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服務,緩解他們的焦慮情緒。
云端聚力 停課不停學
面對肆虐的疫情,老師們一邊積極投入抗疫防控工作,一邊默默堅守教學崗位,進行線上教學。豐澤區第二實驗小學的李冬梅老師、黃聯治老師夜以繼日奮戰抗疫前線;黃迎迎老師家住南安卻主動留在學校,隨時待命,沖鋒在前;曾錦霞老師的愛人在外,家有二寶,她身兼數職,依然排除萬難,出現在抗疫一線……從抗疫“戰場”回來,老師們不辭辛勞,探索線上教學的法寶,集思廣益,做好線上磨課、教研交流等,保障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無縫銜接,真正做到內容豐富不減質。
豐澤區教師進修學校積極發揮專業引領指導作用,為中小學停課不停學、防控疫情與教育教學兩不誤提供專業支持。省學科帶頭人、正高級教師張彩琴老師白天做完志愿服務工作,晚上還組織多場研討活動,親自為一線老師示范錄制微課教學,進一步規范一線教師的線上教學行為。李蘭芝、黃和義、李關雎、許白石、陳秀敏等各學科教研員開展學科線上教科研系列活動共18場,有效促進全區教師在交流研討中獲得專業發展。
各學科教研員云端聚力,遴選推送優質的教育教學網絡資源,組建線上巡課小組,加強對線上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準備、交流研討、練習試題選編、作業批改等進行檢查,并做好問題反饋和整改,引導教師統一認識、解決問題,加強學科間教學協調,指導、服務中小學線上教學與居家學習,切實做到減負增效,五育并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