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雨污分流改造、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線路規整改造、充電設施建設和智慧用電改造……昨日,記者從泉州市豐澤區政府獲悉,自上半年開工截至10月,該區的老舊小區配套基礎設施改造項目(二期)已完成42個小區改造,改造完成率達到92%以上。
舒適的鵝卵石小道、成排成行的綠化樹、干凈整潔的垃圾分類亭、暢通的排水管道……這是剛剛完成改造后的溫陵新城一期,也是豐澤區老舊小區配套基礎設施改造項目(二期)的受益者。據了解,溫陵新城一期建于上世紀90年代,經過數十年的風風雨雨,已變得破舊不堪,黃土裸露,排污也不暢通,居民煩惱多、意見大。該項目于2021年3月開工改造建設,目前已完工。改造工程包括雨污分流改造、破損路面修復及新建、垃圾分類亭建設,以及照明、綠化、消防工程、停車棚、電動車充電設施、監控的新建及提升,徹底解決了老舊小區的各種“疑難雜癥”。
豐澤區城東街道東星社區毓才花苑小區人口密集,電動車近2000輛,長期存在亂停亂放現象,樓梯間、過道旁、綠化帶到處停滿電動車。更為嚴重的是,有居民將電動車牽到樓上充電,存在極大安全隱患。也有居民從自家經外墻拉電線到樓下充電,不但不安全,還影響了小區環境。為解決充電及亂停亂放問題,在東星社區的指導下,小區建設電動車充電棚6處,共2570平方米,可停放電動車1680輛;建成充電樁710個,可同時容納1420輛電動車充電。新建的充電樁,居民可通過刷卡進行智能充電。
據了解,項目之所以取得成功,一方面在于積極進行項目征集,向上爭取中央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在于主動推動項目建設,規范各專項資金的使用。一批老舊小區真正成為了生態良好、環境優美、功能完善、特色鮮明、干凈整潔、居民生活幸福的新型社區,促進了社區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的全面進步。(記者 董加固 通訊員 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