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企業建立以標準化為基礎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全面提高全區企事業單位的本質安全水平,按照市政府統一部署,從即日起至2023年底,豐澤區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新一輪安全生產標準化提升專項行動。日前,從區安辦了解到,此次行動有三個關鍵詞,即“一個方案”“七條制度”“七項支持”。
豐澤啟動開展新一輪安全生產標準化提升專項行動
“一個方案”
近日,豐澤區已印發《安全生產標準化提升專項行動方案》。據介紹,該方案對此次專項行動的總體目標、階段目標以及具體實施的方法步驟都進行了逐一明確。方案提出,今年年底前,全區2家重大危險源企業(新奧燃氣、昭商石化)完成標準化建設提升工作,工貿行業至少培植打造20家標準化標桿示范企業等。2023年底前,全區所有的企事業單位100%完成標準化建設提升工作。
方案著重明確六個要求:
一是準確把握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體系內容。按照《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從目標職責、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訓等八個方面,建立企業自主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二是持續推進企業安全生產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制定符合本企業實際的安全風險管控標準規范和隱患排查治理清單,完善隱患排查、治理、記錄、通報、報告等重點環節的程序、方法和各項要求。
三是建立完善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安全管理權責標準規范。建立健全從企業主要負責人到一線崗位員工覆蓋所有崗位的安全生產職責標準、考核標準清單。
四是建立完善企業安全生產現場管理、全過程安全管理標準規范。圍繞班組人員安全、設備設施安全、生產工藝安全,從人員、設備、材料、方法和環境等要素對安全生產現場實施標準化規范管理。
五是強化應急預案和應急救援標準的銜接。細化應急響應啟動、先期處置措施、演練時限以及評估程序等內容,推動企業應急管理融入地方應急管理體系。
六是建立健全分級分類安全監管長效機制。督促指導企業制定檢查清單、隱患清單、整改清單等“三張清單”,對企業安全生產狀況進行整體評估,按照“紅(重大風險)、橙(較大風險)、黃(一般風險)、藍(低風險)”分級分類監管。
“七條制度”
為確保專項行動扎實、有序、深入開展,豐澤區制定七項工作制度。
一是工作會議制度。區安辦負責召開全區安全生產標準化提升專項行動工作季度會議,各街道、區有關部門每季度召開一次安全生產標準化提升專項行動專題會議。
二是工作保障制度。各街道、區有關部門在人、財、物等方面為安全生產標準化提升專項行動提供保障。
三是培訓工作制度。區安辦、區直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各街道和企事業單位每年制定相應培訓工作方案,全面開展“標準化提升專項行動”宣傳教育和培訓。
四是督促檢查和通報制度。區直有關行業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各街道黨政主要領導帶隊檢查、督促企事業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提升專項行動工作開展情況,每月至少1次。區安委會提高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在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考核權重,對各街道、區有關部門“標準化提升專項行動”開展情況及時進行通報。
五是分類監管制度。推行企業安全風險分級分類監管,實行差異化、精準化動態監管。
六是激勵約束制度。各街道、區有關部門認真落實各項激勵約束措施,引導督促企業持續抓好安全生產標準化提升工作。
七是工作檔案制度。區安辦、區直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各街道建立相應的基礎臺賬,及企事業單位提升工作的“一企一檔”。
“七項支持”
為了進一步促使專項行動提質增效、順利開展,豐澤區還推出七項支持措施。
一是落實稅收優惠。對企業購置并實際使用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抵免部分企業所得稅。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在企業貸款中使用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提升的有關信息,支持金融機構對完成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提升并滾動管理的企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三是保險費率優惠。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承保機構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險費率優惠政策,安全生產責任保險費率在基準費率的基礎上,進行一定比例下調。
四是評先評優優先。評選區級以上各類先進集體和個人,原則上從完成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提升的企業中產生。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企業,在各類評先選優中實施“一票否決”。
五是嚴格兌現獎懲。將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納入國有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范圍,與年度績效薪酬掛鉤;發生生產安全責任事故且達不到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運行要求的企業,相應扣減直至取消其主要負責人年度績效薪酬。
六是簡化許可程序。在不與相關法律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簡化行政審批手續,全力優化營商環境。
七是實行差異化監管。實施安全生產分級分類監管,最大限度減少對完成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提升的企業的日常檢查抽查頻次。將未自主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的企業作為監管重點,增加年度監督檢查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