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城市、村鎮、單位、校園、家庭名單昨日正式公布,豐澤區被授予“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城區”稱號。這份沉甸甸的榮譽得益于全體豐澤人的團結與奉獻,凝聚著全區干部群眾的辛勞和汗水是各級合力共創美好城市生活的結晶,這份榮譽,屬于每一位豐澤人。文明豐澤,有你有我。
豐澤區委、區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文明委的工作部署,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的工作理念,把文明城區創建工作貫穿于現代化中心城市核心區建設的全過程,立足新起點,著眼常態化,推進各項創建工作上新水平。
2018-2020年期間,豐澤區獲評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區(五連冠)、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區(四連冠)、第七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全省教育強區等50多項省部級以上榮譽稱號,連續六屆蟬聯“省級文明城區”。
注重常態長效 完善創建機制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為推動文明城區創建有力有序有效開展,區委、區政府突出重點、把握關鍵,著力強化領導、管理、保障、督查四項機制,引導廣大干部、群眾主動參與、積極踐行,形成文明創建常抓常新、常態長效的新局面。
強化領導機制。把文明城區創建納入豐澤區“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重要考核內容。全面實行“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區委書記任總指揮、區長任第一副總指揮的創城工作指揮部,下設工作職能組全部由分管區領導擔任掛鉤領導,以上率下,強力推動,形成了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四套班子合力抓,層層抓落實的領導機制。
強化管理機制。區委、區政府出臺了《關于推動創建文明城市(區)機制化常態化的實施意見》,建立了“日巡查月考評季點評”制度、“區領導包街道包職能組”、“督查問責”等管理機制。健全網格化、數字化、常態化管理手段,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考評實施細則,實現區、街道、社區創城工作的網格化管理,橫到邊,縱到底,確保創建工作扎實推進。
強化保障機制。堅持把創城工作經費納入年度區財政預算,納入區委、區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
嚴格督查機制。實施巡查巡訪、檢查通報、獎懲激勵三項督查機制,健全完善督導考核體系,不斷提升創城工作實效。
突出統籌推進 提升創建水平
豐澤區堅持把文明創建與經濟社會事業建設統籌推進,持續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升創建水平。
堅持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將經濟發展作為文明創建第一要務,將城市環境作為文明創建的品牌,實現創建與發展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三年里,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總量從2018年的642.4億元提高到763.9億元,提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數字經濟、總部經濟、電子商務、智能制造、科技服務等新興業態成形成勢,成為全省第四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80%的縣(市、區)。
堅持與政務環境建設協調推進。堅持以打造廉潔高效的服務型政府(機關)為主線,深化從嚴治黨和機關效能建設,打造務實高效、風清氣正的政務環境。積極回應群眾關切,2020年行政審批事項提前辦結率85.2%,“12345”訴求件辦理滿意率98%。
突出亮點特色 豐富創建內涵
在文明城區創建過程中,豐澤區堅持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同頻共振,深入總結提煉、普及推廣,形成一系列富有豐澤特色的“文明亮點品牌”,成為深入推進文明創建的有效載體。
深入開展道德典型“選樹宣幫”工作。堅持三年一屆評選區級道德模范,建立“好人推薦”常態機制。利用參與、舉辦道德典型故事匯演,先進事跡基層巡講,每月開展“身邊好人”評議等方式,形成 “德者有得、好人好報”的正面導向。
“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爭走前列。每年把“未成年人文體活動場所”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利用已建成的63個社區未成活動場所開展暑期樂園、周末課堂、四點半學校等活動。認真組織開展清明“網上祭英烈”、“新時代好少年”評選、童心向黨歌詠比賽、十一“向國旗敬禮”等主題活動,引導各學校、社區廣泛開展優秀童謠傳唱、經典誦讀等具有時代性的主題活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未成年人中進一步入腦入心。連續十五年舉辦“暑期樂園”活動,2020年因疫情影響,創新形式,采用分期方式舉辦,共設55個活動營,招募志愿者171人,營員達2000多名。
“志愿服務平臺體系”建成顯效。扎實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整合各類資源,搭建服務平臺,營造全民支持和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截至目前,豐澤區現有實名認證志愿者97121人,注冊團體737個,僅2020年共登記發布項目4201個,服務總時長達877164.5小時。打造“街長制”“美麗河湖”“凈灘行動”“小口袋 大公益”等常態化志愿服務品牌,共開展文明引導、保護環境、助老幫困等公益活動335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