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十三五”以來,豐澤區發展收獲滿滿、成果豐碩。增長跳動的數字,豐澤的高光時刻,豐澤人的獲得感、幸福感、自豪感……都在見證著豐澤不斷前進的步伐。為展現“十三五”發展成就,匯聚奮斗“十四五”、開啟新征程的磅礴力量,豐澤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特推出【《回眸“十三五” 開啟新征程》·豐澤篇】。請看第四期《 民生保障:階梯式增強 托起百姓“穩穩的幸福”》。
抓民生就是抓發展。抓好與百姓密切相關的醫療、教育、安全等關鍵事,著力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一項項民生舉措落地,讓百姓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這是豐澤區歷來的主張與實踐。
“十三五”期間,豐澤區滾動實施“XIN”行動項目,完成教育、醫療等“四心”工程,累計新增學位近2萬個、醫療機構床位975張,榮獲“福建省首批教育強區”“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
優供給
打造“全城教育” 新增學位近2萬個
市區東海大街向西60米處,是正進入施工掃尾階段的豐澤區第二實驗小學東海校區。今年9月,這所設計規模為36個教學班、可容納1800名學生的學校將開門迎新。此舉,不僅滿足轄區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更能緩解東海片區學位緊張的難題。“我們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學校,教學區配備梯形教室、圖書館、科技館、精品錄播室等功能室,運動區配備環形操場、2個籃球場、1個排球場,25米游泳池等。”副校長黃聯治介紹道。
豐澤區第二實驗小學東海校區只是豐澤區推動教育擴容提質、加快補齊短板、實施“教育強區”戰略的一個縮影。“十三五”以來,豐澤區融入城市化打造“全城教育”,堅持老城區教育擴容增量和新城區教育合理布局同步推進,新建、改(擴)建公辦學校22所,新增學位近2萬個,幼兒園普惠率達86.02%。
在提升硬件上的同時,豐澤區注重“軟實力”,堅持立德樹人,全面深化素質教育。投入3000多萬元在全省率先實現學校少年宮建設全覆蓋,扎實推進學校特色化辦學;深入實施“五名”(名人、名師、名班主任、名校長、名學校)培育工程,不斷激發教師隊伍的工作熱情;依托信息化打造“智慧教育”,全力打造“智慧校園”,實現公辦學校所有教室“班班通”、寬帶網絡全覆蓋,優質數字化教育資源實現校校共享。
補短板
護航百姓生命健康
前幾天,市民陳女士腰閃了,刷牙都得靠一只手撐著才站得住。經朋友介紹,她在家人的陪同下,到泉州市正骨醫院就診。“我微信提前預約,取藥、拍片檢查就很順暢,看病的體驗感好多了。”每每跟親戚說起病情,陳女士都會順便點贊下正骨醫院的就診體驗。
陳女士滿意的背后是豐澤區強化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醫療服務體系,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實惠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的努力。為提高服務質量和診療效率,正骨醫院竭力推動醫院服務轉型升級,在全市率先實現醫保電子憑證全流程、在全省率先實現醫保掌上結算,“互聯網+醫療”等多種舉措,使該院于近日獲評“2020年群眾滿意的醫療機構”,成為福建省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醫院;為有效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全區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區域內6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建立醫聯體協作機制,助推“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初步形成“小病在社區”的就醫格局。
全力補齊醫療短板,為百姓生命健康護航,豐澤從未停歇,比如積極推進“醫養結合”新模式,開工建設區疾控中心和區婦幼保健院新院址,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人民群眾筑起了一道堅實的健康屏障。
穩到位
夯實“平安豐澤”
菜市場占道經營有人可以及時處置,生活困難的居民有人幫扶,家里被盜了有人破案……現在,這些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大事小事都可以得到及時解決,而這全得益于豐澤區依托“智慧豐澤”一期建設項目建設的“智慧豐澤”綜治管控中心。
中心在轄區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及鐵路沿線、大型商場、學校、醫院等重點區域布控6000個監控探頭,并整合、接入轄區視頻監控、電子卡口、一鍵式報警柱等技防資源,構建了全天候、全覆蓋的視頻監控網絡;將區、街道、社區、群防群治四級巡防體系納入綜治中心平臺管理,形成了立體化防控體系。這一切帶來的最直接效果,是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的提升。
身處現代化城市核心區的豐澤,深知社會穩定對于一方建設發展的重要意義,2020年深入推進“強基促穩”三年行動,聚焦“強基層、防風險、保穩定、促發展”工作主線,提升基層組織力、治理能力、風險防控能力和矛盾糾紛化解能力,成功排查調處矛盾糾紛1758起,化解歷史信訪積案101件;打贏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收官戰,刑事警情下降10.1%。
展望“十四五”,豐澤已錨定“民生優先”,力爭在不斷增進民生福祉中開創新局,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多維度完善保障體系,多層次拓展公共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