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東海后埔片區改造項目征遷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在征遷群眾、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廣大動遷干部,尤其是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征遷動員、服務群眾等方面做好表率,比學趕超,團結協作,在征遷一線踐行初心使命。
后埔民房一片綜合組 陳能殲
自10月份抽調進駐項目以來,陳能殲迅速轉變角色,深入一線,兢兢業業,全身心、全天候投入到動遷工作中,在各征遷小組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改造項目動遷工作贏得了時間和進度,也贏得了拆遷戶的支持和認可。截至12月31日,已簽訂征收協議91宗,完成任務數的37%。
“勤”字當頭,入戶動遷有力
他勤讀政策。項目動遷工作關系拆遷戶的“一針一線”,熟練掌握一套完整的拆遷補償政策和理論依據是精準解讀、取得拆遷戶理解支持的基礎。抽調進駐項目以來,陳能殲便將那本厚厚的政策書隨身攜帶、隨時翻讀,做到政策內化于心、張口就來。他勤入民戶。作為分指揮部綜合組成員,陳能殲不斷增強與各征遷組、動遷公司工作人員的協調配合,確保每個拆遷戶走訪到位、動員到位。他勤建臺賬。在入戶政策宣傳、走訪動遷、建筑測量的過程中,陳能殲做實摸底調查,不斷充實每位拆遷戶的安置人口、建筑面積、家庭困難等信息臺賬,為精準細致宣傳動員打好基礎。
“情”字當頭,保障利益有為
在動遷工作中,陳能殲始終將拆遷戶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換位思考的形式,走入每戶、講透政策、了解差別、想盡辦法,用拆遷戶的思維做好動員工作。在動員的過程中,注重與拆遷戶科學細算“條件改善、經濟補償、環境優化”三本賬,讓拆遷戶預見改造項目將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的實實在在好處。對懷有抵觸情緒的拆遷戶,他發揚“敢于啃硬骨頭”的精神,不厭其煩地反復登門,既“磨嘴皮子”講政策,又“掏心窩子”說道理,一戶一戶地“攻克”和爭取支持。陳能殲在入戶過程中了解到,拆遷戶陳老先生對征遷帶有抵觸情緒。于是,他不厭其煩地反復登門,逐條逐項進行政策宣講,闡述道理,最終取得陳老先生的支持,使陳老先生由“訴求人”變成政策宣傳員,不但帶頭首簽,而且還帶動其他動遷戶配合做好征遷工作。在各動遷組簽約的基礎上,作為綜合組的陳能殲對每個協議檔案資料把好關,確保合法建筑面積準確、補償政策執行均衡、簽字簽單完整有效,推動征遷補償、征遷安置規范化,最大限度避免爭議隱患。
后埔民房一片豐澤3組 林心州
林心州于2020年11月抽調參與后埔項目征遷,擔任后埔民房一片豐澤3組組長。項目啟動后,他以飽滿的熱情、務實的作風、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迅速投入征遷工作中。其所帶領的豐澤3組在后埔民房一片一路領先,短短2周的時間便完成簽約任務數的70%,充分發揮了黨員領導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
扎下身子勤宣傳
作為征遷工作一線的新兵,林心州堅持利用業余時間,加班加點學習研究征遷方案,細致鉆研相關政策及規定,切實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為推進征遷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知識。面對復雜而艱巨的征拆工作,為了使廣大拆遷戶了解拆遷、理解拆遷、支持拆遷,林心州和他帶領的動遷小組主動放棄了晚上、節假日的休息時間,進村入戶開展入戶宣傳,不厭其煩解讀征遷方案,消除群眾思想顧慮,爭取群眾對征遷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換位思考增和諧
林心州始終把群眾的利益作為征遷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換位思考的形式開展和諧征遷。針對征遷伊始群眾怕吃虧的心態,他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嚴把拆遷補償關,同時在方案和政策范圍內,保障拆遷戶的合法權益;他堅持用政策引導被拆遷戶,用事實說服拆遷戶,用行動感動拆遷戶,為了能簽下一戶,一次走訪動員工作做不通,就跑兩次、三次,多的達十幾次。退休教師老陳在鄉里德高望重,支持家鄉發展,但對方案存有疑慮,林心州和組員們帶著方案和圖紙,多次到他家中走訪,耐心向他釋疑解惑,最終用真誠感動了老陳。簽約之后,老陳還主動提出“組長,讓我們擁抱一下”。在老陳的帶動下,其他拆遷戶雖萬般不舍家園,但也紛紛選擇支持征遷工作,擁抱新發展。
優化服務暖民心
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林心州深知自己一言一行都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在征遷過程中,林心州和他的組員們主動為困難群眾聯系搬遷、租房,讓拆遷戶無后顧之憂,使拆遷變成有情的安置。他把簽約的結束當成服務群眾的開始,為了讓群眾盡快拿到征遷補償款,密切跟蹤每一宗簽約對象的資料送審和資金發放,及時協調碰到的問題,資金到位后安排專人逐一告知,用真誠的關懷拉近距離,以周到的服務贏得群眾信任。
后埔民房一片動遷8組 莊志發
自入駐后埔片區項目指揮部以來,莊志發便和同事挨家挨戶宣傳征收政策和方案,耐心傾聽、了解被拆遷戶的難處和訴求,貼心地答疑解惑,讓被拆遷戶認識到此次征遷對改善他們居住環境的積極作用,從而放下思想包袱,積極配合征遷工作。
莊志發初次入戶到拆遷戶老陳家時,老陳情緒特別激動,對指揮部的征收決定和補償方案很排斥,并拒絕溝通。莊志發深知征遷工作涉及每家每戶的切身利益,不可能一帆風順,碰壁是時常發生的情況。因此,吃到“閉門羹”后,他并沒有就此擱置,而是轉換了思路。他先做老陳兒子的思想工作,當了解到老陳有一殘疾人證在幾年前被取消而存有情緒后,立馬向區殘聯咨詢相關情況。得知是老陳沒有按期補充疾病證明因此被取消,他主動聯系老陳幫其收集、提交相關證明材料,為老陳重新辦好了殘疾人證件,得到了老陳的理解和肯定。最終,老陳也說出了自己的疑慮,他擔心拆遷后少了每月沿街店面的租金,影響家里的收入。知道事情癥結后,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細致地向老陳解釋店面相應的補償方案和“早簽約,早選房”的好處。在多次入戶和老陳一一解釋其房屋各部分補償的依據和標準后,最終老陳放下疑慮,簽約首日便早早趕來指揮部簽約。
在動遷過程中,莊志發真誠和拆遷戶交流溝通,主動換位思考,盡力在把握政策底線的原則上幫助拆遷戶爭取應得利益的最大化,打消了他們心中的顧慮,讓拆遷戶簽得放心,簽得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