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來,泉州市豐澤區各級各部門圍繞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重點,以穩扎穩打的舉措,確保疫情的有效控制,盡力減小疫情對生產生活造成的影響。
區委統戰部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區委統戰部組織區工商聯、留聯、新階聯、各民主黨派工委會等廣大統一戰線成員踴躍捐資捐物,參與志愿服務,積極投身救治一線。
截至目前,泉州市豐澤區統一戰線各界成員累計捐贈近500多萬元、消毒水近300桶、手套20萬只、垃圾袋10萬個、一次性醫用口罩近20萬個。
區統戰系統黨員干部職工組建黨員先鋒隊充實基層力量,專家學者充分發揮智囊團作用,先后提出社情民意信息20多篇,為準確高效研判、遏制疫情蔓延提供智力支撐。
針對企業復工后員工用餐難題,泉州市豐澤區推出“企業共享食堂”計劃,首批10家供餐企業為全區企業和員工提供集體用餐供配送服務保障,配餐2萬多份。
區工商聯聯合市新階聯、青商會、僑青會和區青商會,發起“益起為堅守+餐”公益認捐活動,認捐近萬份愛心餐送達一線抗疫單位及團體,8家區工商聯企業捐款39萬元為第一批支援武漢的醫療隊員發放補貼。
區商務局
區商務局在穩妥防控疫情的前提下,采用“123”工作法,全力推動商貿企業復工復產。
主動擔當,打造一支服務主力軍。該局全體干部組建6個工作小組,下沉到8個街道,對轄區45家大型商超及300多家限上商貿企業開展復工復產服務監管巡查,做到一手抓復工一手抓防控。
精準施策,制定兩大助力措施。該局及時制訂商貿企業復工復產申報指南和服務監管巡查辦法,在宣傳兌現省、市疫情期間涉及外資、外貿、消費等商務領域惠企政策的同時,為出臺相應的區級惠企政策提供參考和依據,設計了商貿行業、外貿出口、電子商務“三大領域”電子問卷,廣泛搜集企業意見和建議。
靠前服務,破解三大難題。保障防控物資需求,已協調省、市商務部門為新華都超市、麥德龍商場等10家商超、農貿市場解決口罩8800個,為順通藝品等外資企業提供口罩1000個,為因缺乏口罩無法開工的鑫潤出口等18家商貿企業提供口罩近千個。協助解決招工難問題,鼓勵大型商超采用“共享員工”等靈活用工模式,讓企業員工以“靈活用工和按需用工”的方式在企業之間“跨界”流動。破解市場開拓難問題,為外貿企業牽線搭橋,聯系薈源等知名會展公司,探討因受疫情影響延期舉辦或取消的境外展會的替代方案,幫助企業保訂單,拓市場;著手謀劃今年外貿重點展會,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國內外展會平臺開拓國際市場;指導企業用好用足出口信用保險政策,降低可能面臨的諸多風險。
交警豐澤大隊
豐澤交警多措并舉,在疫情防控工作不松懈的同時,與泉州市豐澤區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服務小組聯合制定《豐澤區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八項措施》,堅持疫情防控和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兩手抓”。
巡邏喊話,宣傳“八個不放松”。為持續營造疫情防控的良好氛圍,豐澤大隊結合路面勤務,加大巡邏力度、密度及深度,通過擴音器、警車喊話器、車載顯示屏流動播放及崗亭、紅綠燈柱LED屏幕滾動播放等方式,將豐澤區“八個不放松”等疫情宣傳語音及疫情防控標語覆蓋至豐澤轄區主次干道、支路及景區、公園、大型商超等人流量較為密集的區域,有效提醒市民群眾堅持疫情防控不松懈。
此外,大隊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平臺,持續發布疫情防控相關知識、交通安全出行提示、助力復工復產各項服務舉措及交管業務網上辦理方式等內容,為市民群眾及復工復產企業開展疫情防控和有序復工復產提供相關資訊及便利。
積極走訪,為企業排憂解難。“復工后有多少員工回來了?”“駕駛員中有多少來自外省?”“所有車輛都年檢了嗎?”“還有什么問題和困難?” 豐澤大隊以各中隊為基本單元,協同街道工作人員深入企業,詳細了解企業在交通保障等方面面臨的難題和需求,建立信息互通機制,細化問題分類、提出解決方案,做到“一企一策” 、“一隊一策”。截至3月1日,豐澤大隊已累計走訪轄區運輸企業35家,掌握企業面臨的難點60余處,為29家企業解決復工復產過程中的交通安全保障問題。
主動服務,消除企業“堵點”。為有效提高客貨運企業運輸能力,助力企業復工復產,豐澤大隊在大力推廣車駕管業務“網上辦、延期辦、預約辦、上門辦”的同時,詳細分析研判數據,篩查轄區運輸企業中未參加審驗、未換證的駕駛員和企業信息,主動對接排查,為復工復產企業提供優先辦理服務,消除企業“堵點”。截至目前,豐澤大隊已為復工復產企業駕駛員辦結審驗教育業務16起,駕駛證換證業務5起,為企業辦結六年免檢業務6起、發放臨時號牌9張,為26家企業解決復工復產過程中的交通安全保障問題。
城東街道
在防控新冠肺炎的嚴峻斗爭中,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沖鋒號吹響后,城東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迅速投入抗疫阻擊戰中,廣大黨員干部和社區工作者深入一線,以實際行動讓黨旗在戰“疫”第一線高高飄揚。
城東街道地處兩區交界,作為豐澤區的東大門,沈海高速泉州出口就坐落在轄區的西福社區內。疫情來勢洶洶,城東街道敏銳地意識到,這里將是防控的重點區域,高速路口管不好,外來人員的不斷流入將導致全區的防控努力功虧一簣。
城東街道當機立斷,連夜趕赴高速口,組織西福社區黨員干部和志愿者,成立檢查站,對所有過往車輛進行排查。檢查站配足醫用口罩、手套、測溫儀、消毒水等物資,采用24小時輪班制,對所有外地進入泉州的車輛實行逢車必檢,對司乘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和信息登記,嚴防疫情通過交通工具傳播。
當東蓮花苑小區發現疑似病例后,城東街道黨工委書記立即到達現場坐鎮指揮工作,協調相關部門派車接送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觸者,在最大限度保護干部群眾的條件下對小區環境進行整體消殺,并安排好日常防疫工作,有效避免二次傳播。
城東街道還針對社區的重點及薄弱區域進行精準施策,對轄區內小區及原村社區實行“封閉式”管理,設立54個24小時測溫檢查點,要求社區、小區每日消殺無死角,推動防疫工作高質、高效、安全開展。在街道隔離觀察點正式啟用前,對完善后勤保障進行再充實,安全防護再加固,工作流程再過細,不放過防疫工作中的細枝末節,保障隔離觀察點運行平穩有序。
“你這個口罩佩戴不規范,要把口鼻遮住,企業復工前一定要做好員工安全防護的教育宣傳。”在潯美工業區一工廠,街道黨工委書記在檢查企業復工配備時,對企業主準備工作的不足一一指出,嚴控企業復工風險。
為進一步鞏固前期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支持和推動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城東街道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周密可行的應急處置預案,建立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指導企業做好復工“全環節”防疫準備工作。針對個別企業因防控物資缺失、員工管理不到位等問題而無法達到復工條件取得開工許可證,城東街道指派街居干部一對一深入企業幫助尋找問題并及時解決。截至3月4日,城東街道復工復產已開工數882家,其中四上企業78家、四下企業366家、個體工商戶438家,復工復產在崗工人人數8823人。
華大街道
疫情發生以來,華大街道基層防疫工作者始終堅守在“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防疫前沿陣地。他們不辭辛勞、站崗測溫、核查人員,為居民提供服務,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豐澤區榕秀百貨商行為他們這種默默奉獻、敢于擔當的精神所感動,向街道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7個社區所有的社區工作人員以及聯防聯控志愿者共218人,每人捐贈10斤裝的大米一袋,合計2180斤,愛心匯聚成河,這也是對防疫一線“戰士”最大的支持。
豐澤街道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這個特殊時期里,豐澤街道志愿者真誠奉獻,以雷鋒為榜樣,奔波在社區的各個角落,讓我們看到新時代“雷鋒精神”在延續、在傳承、在閃耀。
守好陣地,做好宣傳。“滴,36.5℃,沒問題,可以過去啦。” 源淮社區80歲志愿者楊煥國給過往業主檢測體溫。楊大爺居住的祥業樓屬無物業小區,疫情一發生,大爺就自薦當上了小區志愿者,一個多月來每日駐守小區大門,為來往人員做好排查登記和體溫檢測。迎津社區老人協會志愿者化身“宣傳員”,協助社區張貼、發放疫情防控宣傳單。不少志愿者舉著“戴口罩、勿扎堆”的提示牌,走街串巷,提醒廣大居民群眾不要放松警惕,做好疫情防控。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開工要提前向街道企業辦報備,準備好口罩、體溫槍、消毒水……”志愿者在未開業的門店上貼上“開業溫馨提示”,并為前來咨詢的商家解答,協助社區做好企業復工指導。“不堂食、只打包!”志愿者們一會是企業指導員,一會又變身糾察隊,入店進企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監督引導小餐館不堂食、只打包,小超市和小食品不扎堆、勤消毒,小藥店加強對購買退燒藥的登記報備,小理發店一次只服務一個顧客。
抗擊疫情,為愛逆行。豐澤街道志愿者們積極響應豐澤區公民無償獻血委員會向全區人民發出的《熱血同行眾心抗疫》倡議,參與義務獻血活動。東美社區志愿者王白云表示:“能在疫情期間參與獻血,也是為防控疫情做出一份貢獻。”目前,豐澤街道已發動無償獻血志愿者37人,累計獻血量達10900ml,用熱血點亮生命的曙光。
清源街道
2019年初,按照市區兩級黨委政府“強基促穩”三年行動工作部署,清源街道著力“源頭治理”,圍繞提升基層組織力、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基層矛盾糾紛調處化解能力3個重點迅速開展行動,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筑牢基層穩定堡壘。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清源街道和所屬社區“強基促穩”成效成為了克敵制勝、戰勝疫情的有力武器。
發揮黨的領導作用,以超強基層組織力硬核出擊。清源街道黨工委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啟動24小時應急響應機制,街道和社區全員到崗到位、值班值守,形成黨政領導、社會參與、防治結合、群防群控的工作局面。發起成立黨員先鋒隊,10個社區成立由社區工作者、黨員志愿者、機關在職黨員構成的防控疫情摸排小分隊,落實網格化管理要求,實施地毯式排查,指導企業加強內部防控管理。調動所有力量、整合各方資源、加強協調調度,各部門、各社區通力合作,與轄區共建單位聯防聯控,關閉旅游點、寺廟和民間信仰場所,做好人員密集場所防控,形成一體聯動、群防群治的局面。
突出網格管理優勢,以超優基層治理能力精準施策。清源街道督促社區深化網格管理,織密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治兩張網,確保對每一家住戶、企業、商戶防控措施實現全覆蓋。
壓實社區網格主體責任。聚焦社區“兩委”及黨員干部落實防控主體責任不力、網格責任落實不到位、信息排摸不精準不及時、違規操辦婚喪喜慶活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到早發現、早糾正。2月份,對10個社區、1個農場共開展疫情防控監督檢查25批次、出動人員46人次,發現薄弱環節37個,提出建議54條并實時跟蹤督促整改到位,對1名在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工作中被投訴服務態度差的社區干部予以批評教育,對主體責任落實不夠到位和信息排摸不精準、上報不及時開展提醒8次,勸導喪事簡辦13場、推遲婚事1場、取消佛事8場。運用網格大數據助力。充分發揮智慧豐澤便民服務平臺和社區綜治網格平臺,運用網格大數據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發動全民參與網格管理。鼓勵群眾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營造全民動員、全民參與網格化管理,織密全民防控網絡,阻斷疫情傳播路徑。社區黨支部組織發動居民群眾積極參與設卡檢查,參與社區防控宣傳工作。組建“疫情防控糾察隊”,發動黨員志愿者、老人協會等群體力量參與體溫測量,對“五小單位”及商超進行巡察并針對出現的不戴口罩、堂食等問題進行糾正。同時設立舉報電話,鼓勵居民積極反映疑似人員信息。
強化宣傳輿論氛圍,以超贊矛盾化解力和諧社會。清源街道采取強化宣傳輿論氛圍,以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來化解疫情防控中出現的矛盾糾紛,維護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拓寬宣傳渠道,58塊電子顯示屏從1月23日開始連續滾動播出疫情防控知識,共計懸掛宣傳條幅86條,發放疫情防控倡議書2500份、“致廣大居民一封信” 4200余份,印制發放疫情防護指南3200余份、區防控指揮部通告4500份,張貼疫情防控宣傳海報2400張,分發張貼《溫馨提示:請自覺做到“八個不放松”》3200份。改進宣傳方式,通過微信群、微信工作號宣傳轉發疫情防控要求及知識3000余條,對于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居民群眾,社區工作人員逐一電話溝通,入戶分發《致豐澤居民一封信》、區指揮部通告,以及用喇叭廣播、音箱流動播放等方式,幫助群眾了解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和相關知識。
增強兩個大局觀念,以超好發展環境復工復產。清源街道組建復工復產工作專班,進企業、進車間開展一線工作,奮力實現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雙勝利”。
主動服務,當好復工復產“店小二”。由市、區下派干部和街道、清峰市場監管局、社區組成復工復產工作組,分南北片區劃分4大網格48小網格,簡要摘編工作要點、工作流程等,全面走訪、現場為企業提供審核服務。截至目前,累計備案復工企業、商戶542家,其中“四上”企業26家。科學防控,當好復工復產“指導員”。每日對已審核通過的企業進行走訪督查、核實開工狀況,嚴格檢疫查驗和防護,確保復工復產的企業符合疫情防控安全條件,對檢查情況不合格的企業,及時指導其整改,將防范措施落實到位。加大幫扶,當好復工復產“貼心人”。宣傳好疫情防控期間各級各部門惠企政策措施,幫助企業積極對接、用好政策。傾聽企業意見建議,妥善解決企業復工后出現的防控物資緊缺、物資運輸不暢等難題。